首页> 中文学位 >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
【6h】

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缘起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厘清

1.4 宏观理论基础

2 文献综述

2.1 青城派武术研究述评

2.2 民间武术研究回顾及评析

2.3 研究特点和成果

2.4 “民间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研究对象、视角、方法与创新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的理论视角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的创新

4 分析与讨论

4.1 青城派武术

4.2 民间武术的传承

4.3 民间武术与地方文化

4.4 民间武术与地方政治

4.5 民间武术与经济

4.6 民间武术中的冲突与矛盾

4.7 精英眼中的民间武术

4.8 当代民间武术的传播与发展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部分田野调查图片

附录B:部分访谈记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是一个关于民间武术及其主体生存及传播发展的个案。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调查,笔者将人类学的研究特长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之中。本研究构筑了青城派武术的生存与传播现状,展示了一幅民间武术生存与传播发展的生态画卷。
  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发现:
  1、青城派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拥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自成一派。当前,刘绥滨群体与何道君群体是发展青城派武术最为主要的中坚力量。
  2、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民间武术正成为一种资源。民间武术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互动。在地方文化建设语境中,民间武术扮演着塑造地方文化品牌,丰富地方文化内涵,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角色。民间武术的资源属性使它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的建构方式。民间武术的发展是地方政府、民间社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共谋。
  3、“门户之见”仍然充斥于民间武术之中。“掌门之争”、“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是青城派武术中冲突与矛盾的凸出表现。师徒传承、组织传承是青城派武术的主要传承方式。目前,青城派武术的传承并不理想,其正深陷于传承的困境之中。
  4、大众媒介传播成为当前民间武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传播手段,它参与了民间武术文化的建构。大众传播媒介使刘绥滨与何道君呈现出了不同的生存境况。在受教育水平、媒介经验、社会资源、发展理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刘绥滨与何道君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
  5、民间武术在经济依附、文化依附、权力依附、制度依附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创造经济利益、获取经济收入,民间武术的生存得以成为可能。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依附、密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民间武术创造并拓展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特色鲜明的师徒传承与组织传承等传承制度,使民间武术在民间社会中实现了横纵交错的立体传承脉络,并使民间拳种得以最大限度的完整、有序的传承与延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