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前四板后转相持段技战术特征研究
【6h】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前四板后转相持段技战术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乒乓球技术、战术及其关系的研究

2.2 对中国乒乓球女队队员技、战术现状的研究

2.3 关于乒乓球战术理论的研究成果

2.3.1 “三段评估理论”的建立

2.3.2 相关研究

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 2研究方法

3. 2. 1文献资料法

3. 2. 2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发抢段转相持段研究

4.1.1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发抢转入相持段研究

4.1.2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发控转相持段研究

4.2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接抢段转相持段研究分析

4.2.1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接抢转相持段研究4.2.1.1 丁宁接抢转相持的技战术研究

4.2.2 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接控转相持段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丁宁、郭焱、李晓霞、刘诗雯为代表中国优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前四板后转相持段技战术的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从发抢转入相持段、发控转入相持段、接抢转入相持段和接控转入相持段的技术组合、线路组合和落点组合等方面入手,对其近三年所参加的国内外重要场次的比赛录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由发抢转入相持段时:积极主动进攻意识普遍较强。技术上主要使用反手拉、正手拉等连续进攻的技术;线路方面,主要集中在连续进攻斜线和左右调动的进攻线路组合中,落点大部分控制在底线区域范围内。但是,攻防转换技术的衔接不够娴熟与稳定,对节奏的把握和凶狠关系的处理上还有欠缺,此技术水平有待加强。
  2.由发控转入相持段时:主动进攻的机会有减少趋势,在控攻转换理想时,第三板控制的质量高,控转攻技术衔接流畅,直接得分的效果最好,并且进入相持段使用连续进攻技术较多;在控攻转换不理想时,被动防守的几率比较大,防守失误也较多。其中,丁宁和郭焱使用反手拨等控制技术较多,李晓霞以正手连续进攻为主,刘诗雯以正反手连续进攻为主,但刘诗雯在相持段的失误增多。线路方面,以连续斜线和转换两个大角为主要击球路线,李晓霞中路球的进攻质量不高,说明中路是她的薄弱环节。落点主要以底线区域的长球和近网区域的短球转底线区域的长球的落点变化为主。
  3.由接抢转入相持段时:接抢时采用连续进攻转入相持时,能保持连续进攻的局面,得分率较高;接抢中时采用控攻转入相持时,连续进攻的得分率由所下降,同时由攻转控和攻转防的局面出现比较多,接抢中控攻组合的质量不高,造成被动相持的局面。丁宁、李晓霞和刘诗雯在反手连续进攻的情况下使用少量的侧身拉技术。
  4.由接控转入相持段时:接控中使用攻控转入相持的情况在整个比赛的使用中较少,得分效果也一般。由接控中使用连续控制转为相持时,控转攻的使用率较大,得分效果较好,第二、四板与第六板的衔接中,控制技术的使用会更加有效和直接。李晓霞和刘诗雯正反手进攻比较多。落点都集中在连续长球和半出台球转底线区域的长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