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优化研究
【6h】

内蒙古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界定

1.2.1基本概念

1.2.2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层次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2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回顾与分析

2.1交通枢纽规划现状分析

2.2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法综述

2.2.1四阶段法

2.2.1节点重要度法

2.3基于交通区位论的枢纽规划方法

2.3.1交通区位论的基本观点

2.3.2交通区位论的规划优势

2.3.3枢纽规划研究的技术路线

3内蒙古交通区位线分析

3.1交通区位因素与交通区位线

3.1.1交通区位因素

3.1.2交通区位线的分类

3.2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概括

3.2.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3.2.2社会发展概括

3.3政治类因素生成的交通区位线

3.3.1国家统一因素

3.3.2民族团结因素

3.3.3地缘政治因素

3.4经济类因素生成的交通区位线

3.4.1城群圈及大城市因素

3.4.2经济开放类因素

3.4.3海港经济腹地

3.4.4地缘经济因素

3.4.5旅游因素

4内蒙古交通区位线网络区划

4.1交通区位线网络区划的意义

4.2区划方法

4.3区划方案

4.3.1区划总体方案

4.3.2区划具体方案

5内蒙古综合交通枢纽选址方案

5.1各节点城市功能作用分类

5.1.1内蒙古交通区位干线分析

5.1.2各节点城市基本功能分类

5.2呼和浩特节点分析

5.2.1交通区位功能分析

5.2.2节点客流预测

5.2.3枢纽规划要点分析

5.2.4枢纽选址方案

6结语

6.1主要研究成果

6.2尚需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未来的五到十年,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期。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内蒙古横跨我国三北,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意义,内蒙古地区的交通运输发展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整个西部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内蒙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运输效率,节约社会资源,本论文对自治区内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在综合交通网络中的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此,本文对目前我国交通枢纽规划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评析了目前在枢纽规划中广泛使用的四阶段法和节点重要法,指出其不足和缺陷之处,并在交通区位论的基础上,完善了枢纽布局研究的技术路线。 根据技术路线的要求,本文首先利用交通区位论,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地缘政治等非经济类驱动因素及城群圈、经济开放、海港经济腹地、地缘经济、旅游等经济类驱动因素出发,对自治区内的交通区位线进行了区划分析,生成可以作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依据的区位线网络,并分析得出了自治区境内的5条交通干线。此路网弥补了现有路网的不足,能够满足自治区长期发展的需要。 在明确5条交通干线在综合路?中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各节点的经济、人口和运输业发展情况,将这些节点分为核心节点城市、经济圈节点城市和口岸节点城市。并选取呼和浩特市为案例,综合其所连接的交通区位线,对其所连接的交通方式及客流特征进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客流预测值为参考,得出其枢纽布局的基础方案,为呼市中观和微观层次的枢纽规划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