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化研究
【6h】

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建筑业的特性及项目承发包模式

2.1 建筑业的特性及承包商的市场定位

2.1.1 建筑业的特性

2.1.2 承包商的市场定位

2.2 项目发包范围与承发包模式

2.3 施工总承包模式与其他承发包模式的比较

3 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化

3.1 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3.2 传统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改进方向

3.3 施工总承包优化模式的组织形式以及各方关系

3.3.1 优化模式下项目实施组织方式的建立原则

3.3.2 优化模式的项目实施组织方式

3.3.3 施工总承包优化模式下参与各方之间的关系

3.4 施工总承包优化模式的合同结构与合同条件

3.4.1 施工总承包优化模式的合同结构

3.4.2 施工总承包优化模式的合同条件

3.5 优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分析

3.5.1 优化模式与传统模式的对比分析

3.5.2 实证分析

4 施工管理总承包优化模式的实施方法

4.1 构建新的利益制衡机制

4.1.1 利益制衡机制是建筑市场有效运作的基础

4.1.2 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中权益配置缺陷

4.1.3 传统模式下的外部监督机制与利益制衡机制的对比分析

4.1.4 优化模式下权益重新配置的方法

4.1.5 权益重新配置后的各方权责

4.2 完善建造成本控制服务体系

4.2.1 建造成本控制服务综述

4.2.2 建造成本控制服务的模式

4.2.3 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4.3 建立运作保障机制

4.3.1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

4.3.2 建筑产品质量与性能认定制度

4.3.3 激励约束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传统的建设工程组织管理模式采用设计-招标-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是一种基于施工图已经完成的承发包模式,是目前国内普遍实施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并已形成了与之相配套的运作体系。 在工程实践中,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由于缺乏有效的权益制衡机制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内在约束,不能促进承包商自律;所引进的外部监督机制也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层层分包的总承包体系与业主直接进行“专业化分工”以降低成本的愿望也背道而驰。 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着力针对传统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方面的探讨。首先是改变施工总承包商与业主的权益制衡关系,通过改变合同关系,要求总承包商提供管理服务,并建立建造成本报价体系,使其角色从总造价控制转化为建造成本控制,按照合同约定的成本完成项目建造活动,并将其报酬与其提供的建造服务质量挂钩,形成“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使承包商的盈利模式从“基于承包合同额追逐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基于建造服务质量获取相应报酬”,促使承包商自律,杜绝“逆向选择”;其次是利用施工总承包商的桥梁作用,签订三方合同并强化总承包商的责任主体地位,使业主和各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商以及材料供应商在成本上直接对话,从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中受益;第三是以承包商举证证明其所提供的服务符合业主要求的模式取代业主委托监督体系,降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业主方的监督成本。 在此基础上,优化后的施工总承包模式的运行仍需要建立专门的保障机制,具体而言就是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建筑产品性能与质量认定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