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设备配置协调研究
【6h】

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设备配置协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集装箱公铁联运发展概述

2.1 集装箱公铁联运特点

2.2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2.3 国外公铁联运发展状况

2.3.1 北美

2.3.2 欧洲

2.3.3 日本

2.4 我国集装箱公铁联运概况

2.4.1 发展状况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发展策略

3 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设备配置研究

3.1 集装箱公铁联运衔接组织

3.2 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布局

3.2.1 集装箱办理站站型选择

3.2.2 集装箱办理站装卸场的布置

3.2.3 站线数量和有效长度

3.2.4 集装箱办理站其他设施布局

3.3 集装箱公铁联运载运单元

3.3.1 集装箱

3.3.2 车辆

3.3.3 公路限界标准

3.4 集装箱公铁联运装卸机械

3.4.1 轨道式龙门起重机

3.4.2 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3.4.3 正面吊

3.4.4 面吊与门吊的性能比较

3.4.5 装卸机械配置数量的确定

3.4.6 装卸机械配置建议

4 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设备配置协调评价

4.1 协调的基本理论

4.1.1 协调的含义

4.1.2 协调的特点

4.2 集装箱公铁联运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4.2.1 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2.2 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4.3 集装箱公铁联运协调评价模型

4.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4.3.2 权重计算

4.3.3 协调度评价结果计算

5 案例分析

5.1 设施设备配置情况

5.1.1 设施布局

5.1.2 装卸设备

5.1.3 集装箱

5.1.4 公路运输车辆

5.1.5 信息化程度

5.2 协调度评价

5.3 协调度评价结果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快速发展,路网规模的扩大、运输能力的提高,为我国发展集装箱公铁联运提供了契机。集装箱公铁联运将公路和铁路的优点结合起来,其便捷性、经济性更好的满足了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需求。衔接过程是公铁联运的关键所在,而设施设备配置又决定了衔接过程中的作业效率和能力,是集装箱公铁联运的瓶颈和限制所在,因此对我国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设备配置进行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首先对集装箱公铁联运的特点、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介绍,阐述分析了国内发展集装箱公铁联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集装箱公铁联运的策略。其次,在分析了集装箱公铁联运衔接组织的基础上,根据集装箱公铁联运的需求对集装箱办理站的布局、装卸场布置及站线数量和有效长度及其他设施布局等给出了选择与配置建议;对我国目前集装箱公铁联运的载运单元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集装箱箱型数量配置方案、铁路平车和公路集卡的装载方案;根据集装箱办理站的功能特点以及不同装卸机械作业性能的比较,对集装箱办理站装卸机械配置提出建议方案。最后引入协调度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集装箱公铁联运设施设备配置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以宁夏惠农陆路口岸为例,通过协调度评价得出协调度评价结果,初步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为我国已建成的集装箱办理站的设施设备配置情况进行协调度评价提供数学方法及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