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6h】

基于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 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 经济增长

2.4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货币供给理论

3.1.1 货币供给外生性理论

3.1.2 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

3.2 利率理论

3.2.1 利率决定理论

3.2.2 金融深化理论

3.2.3 两种理论的比较

3.3 经济增长理论

3.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3.3.3 新经济增长理论

3.3.4 小结

3.4 变量间的传导机制

3.5 结论

4 货币供应量、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货币供应量、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

4.2 模型建立

4.3 数据的选取

4.4 实证分析

4.4.1 单位根检验

4.4.2 协整检验

4.4.3 ECM误差修正模型

4.4.4 格兰杰因果检验

4.5 实证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深化市场化体制改革和金融制度建设

5.2.2 健全经济波动预警机制,增强经济波动反馈时效性

5.2.3 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自我国货币调控机制改革以来,央行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为中介变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各经济变量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更为复杂。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明确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这两大工具能促进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货币决定理论、利率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理清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及传导机制。研究得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变动影响资产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储蓄、消费、投资等要素的流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在市场的作用下优化资源配置最终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采用2007年1月~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三者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得出,合理的使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两大工具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效应不明显,说明政策传导具有时滞影响;利率不能完全靠市场决定,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应进一步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和市场金融制度建设,改善经济金融外部环境,健全经济波动预警机制,增加经济波动反馈的时效性提升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解决内部时滞性问题,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基准利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