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测算模型与机制研究
【6h】

北京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测算模型与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公交补贴的测算方法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公交补贴政策的研究

2.3 文献述评

3 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理论基础

3.1 城市公交的内涵及特性

3.1.1 城市公共交通的内涵

3.1.2 城市公共交通的特性

3.2 财政补贴的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

3.2.1 财政补贴的内涵

3.2.2 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的特征

4 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现状及问题

4.1 北京市公共交通运量状况

4.2 北京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发展状况

4.2.1 历年财政补贴金额

4.2.2 补贴机制发展状况

4.3 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

5 国内外公交补贴机制的实践与借鉴

5.1 国内外公交补贴测算模型应用及评价

5.1.1 显性补贴

5.1.2 隐性补贴

5.1.3 模型小结

5.2 国内外典型城市公交补贴政策的借鉴

5.2.1 国外城市

5.2.2 国内城市

6 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6.1 调研基础数据整理

6.2 方法一:优化的标准成本法补贴

6.3 方法二:菜单补贴

6.4 方法三:客运量补贴

6.5 模型的评价与选择分析

7 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配套政策改进措施

7.1 政府层面

7.2 企业层面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以及PM2.5等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公共交通运载量大、运送效率高、能耗污染少、运输成本低,因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公共交通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与公益性决定了公交企业的收入难以弥补其巨额支出,因此公交企业面临持续经营的风险。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政府对公交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北京市政府从建国初期就对公共交通进行了大力的财政与政策扶持,但高额的补贴并没有换来公共交通及相关企业良好的发展,公交服务质量也没有明显提升,说明补贴金额的利用不合理,补贴机制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导致政府难以确定合理的补贴数额、税收得不到充分高效的利用,也使得公交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缺乏提高自身经营绩效的动力。
  本文以北京市地面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交通财政补贴的研究成果以及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北京市公交财政补贴的现状及问题,分别运用标准成本补贴、菜单补贴、客运量补贴三种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再次结合国内外典型城市公交补贴机制的实践和经验,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北京市公交补贴配套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研究结果对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补贴政策和公交公司实现良好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