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奥运安全社区与本地化方案研究
【6h】

奥运安全社区与本地化方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北京化工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关于论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北京市社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第三章国际社区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第四章奥运安全社区实施的运行机制及基本模式

第五章奥运安全社区建设的程序与方法

第六章奥运安全社区重点安全项目评价模型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针对北京市现阶段急需申报中国大陆首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证的安全社区、建立奥运安全的民间社区组织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分布式基层体系三大任务的实际需要,本文借鉴联合国环境署的APELL计划(本地化应急响应方案)思想,在WHO安全社区六大评价指标和九大专项安全考核内容的框架下,以奥运周边的亚运村社区为实例,探讨了“奥运安全社区”的基本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程序与方法,建立了重点安全项目评价模型和突出地区特点的细化指标体系,为北京市“奥运安全社区”的实际建设和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的难点在于细化指标体系的构建。由于北京市社区实际频发的安全问题重点领域与WHO九大专项安全内容不完全相符,且需要同时满足三大任务的需要,因此,合理地构建既满足WHO安全社区要求又反映北京和奥运实际特色的细化指标体系成为首要任务。本文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安全理论和国内外社区安全管理的对比分析,得出现阶段北京市社区安全管理正处于从职业安全向环境安全过渡、从事后处理向应急响应过渡,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过渡和从他组织模式向自组织模式过渡阶段的基本判断,并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重点安全项目的筛选工具,建立了重点安全项目评价模型,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化指标体系。 本文以奥运安全为契机,应急机制为特色和国际认证为目标的整合性安全社区框架和细化指标体系得到了亚运村社区、市相关领导和同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若要此建设模式在北京市推广,还需要在此基础上作更多的社区调研使之更具普遍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