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
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

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10-18

主办单位: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亚洲安全社区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中国政府对安全社区建设高度重视。在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参考国际有关标准,结合国情实际,推进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制定了本国安全社区建设标准,确定了组织体系架构,引导了地方性支撑政策,安全社区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本文在概括了中国安全社区建设进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国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和组织体系的特点以及支撑政策的内容,介绍了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社区分类、评定程序等方面的特色之处和与安全生产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指出,安全社区建设是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这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包括加强跨界组织领导作用,广泛动员群众、整合资源,以基层和基础工作为切入点,促进安全生产,关注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惠及居民大众等内容。安全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 摘要:本文归纳总结了北京市朝阳区在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的三个创新:第一,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大安全”的理念,坚持“持续改进”的理念,实现工作理念创新;第二,建立健全跨界、跨部门合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在区级层面成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跨越区域界、行业界和条块界的创建委员会,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吸收专家参与,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实现工作机制创新;第三,推进项目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实现工作方式创新。安全社区建设实现了社会和居民的参与率、满意度两个上升,地区交通事故发案率、治安案件发案率、居家伤害事件和疾病发病率四个下降。
  • 摘要:要想成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一员,必须满足六项指标,社区必须系统性地收集伤害数据,并将数据用于社区安全项目评估之中。台湾伤害预防和安全推广协会(TIPSPAISS)开发了一个“伤害监测系统”。这是一个基于抢救部门的“伤害监测系统”,其目的是希望得到所有医院的采纳。但是,由于政策建立方面的困难,该系统只得到了少数与安全社区结成联盟关系的医院的采纳。台湾伤害预防和安全推广协会不仅提供自动的ICD代码转换,提供数据分析的功能,并依据所定的期限自动发出报告,以便对所有数据的描述进行更新,比如伤害类别、性别和年龄分布,这些信息会将每隔半年在网上公布一次。安全社区行动已经在推动伤害监测系统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社区加入到安全社区行动中来,也会有更多的医院参与伤害数据收集行动。最终将会建立一个全面的数据库,而伤害监测系统将会成为正常程序中的一个部分。
  • 摘要:本文提出了开展伤害预防的合作关系模式。这种合作基于在政府机构代表和葵青安全社区成员间建立一种合作关系,由葵青区议会代表、社会福利署及皇家玛格丽特医院为核心成员组成的工作组为葵青安全社区建设提供服务,安全社区的代表作为项目的召集人和协调员。该模式首先对伤害监测数据和医院信息系统有关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依次进行调查对象招募、伤害因素评估、策划实施干预措施。该合作模式证明制定具有成本效益的伤害预防计划是可行的,对社区的伤害预防具有积极意义。该合作模式的成功来自于政府机构、专业部门、卫生部门工作者和安全社区的协调配合,同时也印证了这种协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 摘要:济南市槐荫区是中国内地最早接触和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地区。2006年3月1日,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被命名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2008年4月11日,槐荫区被命名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创建成功的安全城区。在获得全国安全城区的命名后,槐荫区并没有停止安全社区建设的步伐,而是本着“不断改进、持续推进”的理念,站在新的起点不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槐荫区获得命名后一年多来,在完善安全社区长效机制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推广安全社区理念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期通过介绍,向正在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尤其是以区为单位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地区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 摘要:1995年前后日本的犯罪率不断上升,居民对调整犯罪预防政策的呼声强烈,同时受美国与英国的犯罪预防政策的影响,日本开展了社区营造(街づくり)运动。这次运动注重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居民日常生活环境规划的改变。通过改变环境、增加犯罪的监视度来降低犯罪率,这种方法称作CEPTED(Crime Protec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日本的这次政策调整,不但有效控制了犯罪率的增长,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对日本的社区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将通过几个事例,简单介绍这次运动的内容和达到的社会效果。
  • 摘要:始于2000年5月的国际安全学校活动,是以WHO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为基础的安全社区活动的一部分。国际安全学校是以创建一个网络为学校服务,创建更安全的生活、活动、学习和工作场所为目的,利用最好的实用科学和本地资源,系统的实现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每个学校和社区的合作,持续推进人身、环境和情感安全。由安全学校推进安全社区或由安全社区促进安全学校的例子很多。更多社区看到了合作和跨部门工作的价值,关注安全促进对于降低伤害的作用。加入的社区越多,项目实施越好越有效。安全学校为安全社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为更大范围内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安全行为和方法做好准备,为社区的安全社区项目提供长期保障。国际安全学校项目是建立在学校达到和承诺坚持七项指标的基础上的。包括成立一个由学校和社区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决定相关安全政策、项目、信息收集和评估。推进学校加入当地、全国及国际安全学校网络。通过这个报告,出席者能够了解到安全学校指标、建设方法和项目成果,这将有利于安全学校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在亚洲其他国家的发展。
  • 摘要:2006年发生在若母克鲁社区的一次事故使很多人受伤并造成财产损失,显示出社区在面临火灾时缺乏如何应对的知识。保障学生的安全是最基本的,学生有权利得到安全,家长也希望学校能够保障孩子的安全。紧急事故一旦发生,学生应该知道如何反应如何逃生,给他人提供帮助,使损失降到最小。认识到学校安全的重要性,曼谷教育部门要求每个学校都要设定火灾演练计划,给学生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培训,使他们有能力把演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真实情况中。通过演练达到加强理解,知识共享,提高逃生敏感度和技巧,制定安全政策的目的。所有这些都能引导学生的安全行为,保证可持续的,有效的火灾预防工作。
  • 摘要: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伤害的严重性及预防与控制的迫切性,伤害监测系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已先后建立并在不断改善。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局以居民伤害监测工作为切入点,建立社区居民伤害监测系统,形成卫生局-三级医院-社区的伤害三级监测网络;创新安全社区伤害监测运行机制,启动了“社区居民伤害监测”工作;不断拓展安全社区工作范畴,建立健康促进工作联动机制,以强化慢性病综合管理为契机,对居民健康实施有效的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社区工作不断完善,持续发展。
  • 摘要: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安全社区为载体,积极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筑牢安全基层基础,进而促进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和社会和谐,倾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1月,吴店镇和西城办事处顺利通过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的评定,成为“全国安全社区”。通过创建工作,牡丹区各类事故同比明显下降,隐患治理取得成效,居民安全意识增强,社会治安好转,为居民创造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 摘要:本文介绍了裕华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主要特点:充分发挥区安监局、街道办事处安监站、居委会安监员三级安全监管网络优势,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全面推动创建,突出一个“快”字;广泛宣传、跨界联合、凝聚合力创建,体现一个“广”字;设置项目、突出重点、全员参与创建,强调一个“实”字;创新观念、拓展思路、扎实推进创建,落实一个“深”字。组织安监网络、发动社会志愿者广泛开展了社区诊断和隐患排查、事故伤害调查、完善社区安全信息数据档案等工作,跨界联合组织开展了“幼儿园安全”、“十小企业安全”等安全促进项目,协调指导其他项目组开展了社区事故与伤害预防工作。已有两个社区(街道)获得“全国安全社区”称号。
  • 摘要:本文介绍了香蜜湖街道不断创新理念,夯实安全社区建设的思想基础;加强领导,夯实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基础;加大投入,夯实安全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多方参与,夯实安全社区建设的群众基础的具体做法和香蜜湖街道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策划了12 项安全促进项目,开展长期、持续、覆盖不同性别、年龄人员的伤害预防工作,使社区安全环境及脆弱群体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得到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充分认可的过程。
  • 摘要:龟冈市作为日本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成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基于安全社区概念的安全推广。在此期间,龟冈市推出了SC(安全社区)项目。作者经过两年左右的介入,通过居民调查观察实施SC项目对安全产生的影响,了解高危人群和环境等安全问题,为龟冈市政府与社区成员合作的安全推广提供策划依据。作者认为:SC项目的影响迹象已在社区安全中显现,基于SC概念的安全推广框架已开始运作,一些安全意识和行为的改变已作为SC项目的作用而被认识到。
  • 摘要:金融街有两大安全隐患:一是平房区的火灾隐患,在金融街19个社区中,有13个社区以平房院落为主。胡同狭窄多弯,缺少消防水源,火灾后果严重。二是重点人群即白领人群和饱受慢病困扰的社区中老年人健康意识薄弱。金融街实行“安全防火一条街”工程,建立“联保消防”的防火工作模式,2007年平房区火灾数量比2006年下降了11.11%。街道推出了“办公室体操计划”,向职业人群推广“办公室体操”,在写字楼开设“7.7健康专列”走进大厦活动,地区内工作人群健康安全知识普及率达到了89.6%。自2005年9月起各社区卫生服务站采用“知己健康管理”综合防治模式,分三期对171名慢病患者分别进行了三个月的强化管理服务,有效率达到90%以上。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丁家河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在“一三五十”(即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三个理念,抓好五个环节,实现十组联动)工作思路引导下,完善组织网络,建立新型的创建管理体系。积极开展社区诊断,为伤害预防活动提供依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创建的主要促进项目。突出预防重点,关爱老年人和儿童,把高风险人群和弱势群体作为“安全社区”持续关注的重点。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居民的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营造安全环境。加强安全管理,实施超前预防的具体措施和安全社区创建实践及效果。
  • 摘要:安全社区创建为社区的安全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思路,其创建过程中许多闪光点和好的做法对于社区形成安全管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社区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安全文化的形成而言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笔者就安全社区创建和社区安全管理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以及社区安全文化的形成和建设展开了探讨,提出可从坚持整合理念、构建家庭防灾减灾支持单元、完善邻里互救的社区支持框架体系、发展非政府民间社会组织的自助系统、在社区构建社区安全文化的宣教模式、建立安全行为文化,思考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七个方面加强社区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
  • 摘要:作者是一个普通的社区工作者,2007年以来参与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本文叙述了在安全社区建设实践中积累的的认识、心得和体会。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叙述:一是关于跨界合作和全员参与;二是关于干预项目;三是关于持续改进的;四是关于将来的工作重点。作者认为:创建安全社区必须通过确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干预项目来实现安全目标;全员参与必须是积极的、长久的;作者还提出,工作场所安全、老年人安全和儿童安全是本社区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
  • 摘要: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需要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地开展安全促进的工作,全方位地进行事故预防和伤害干预是必须的。作者认为:建设安全社区首先要了解社区伤害的规律、趋势与特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本文从五阳社区建立“一个中心,三个网络”的伤害监测系统开始,综合论述了社区风险识别、应急响应等工作机制的建立与运行。并重点介绍了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五类安全促进项目:社区居民的安全宣传与教育;居家安全促进;职业危害控制;煤矿井下作业场所安全促进;社区交通安全促进;提出要持续完善安全促进项目管理流程、工作绩效管理评价流程和伤害监测流程。
  • 摘要:农村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加之生活生产环境差,各类事故频发。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吴店镇针对农村生产现状,策划实施了家庭用电安全、防农药中毒、防狗伤害、农用机械安全、农民工安全、儿童安全、暴力预防、安全出行、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10个富有农村特色的安全促进项目。针对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安全意识淡薄,采取山东琴书、秧歌宣传、农家书屋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吴店镇认为加强理念学习、提高安全意识、策划实施项目、建立长效机制是安全社区创建成功的基本因素。
  •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台北市各行业最易发生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相关因素,来提高工作场所安全,达到落实安全社区及健康城市的目标。本文将台北市企业按16类行业分类,再根据各企业工人人数对其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本文共收集273家企业问卷,涉及27 万多名员工。问卷回收后以SPSS及SA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了与工作相关疾病的类型、时间、危害因素、健康体检等统计结果。研究结果认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和伤害预防的知识和技巧是当务之急。
  • 摘要:建筑业是一个高危险、事故多发的行业,死亡率、重伤率、轻伤率一直是政府安全生产考核的重要指标。发挥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能,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解决建筑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政府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星海湾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为实例,论述了在制定安全生产政策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杜绝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安全生产的和谐氛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过程。
  • 摘要:中国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已达2亿。农民工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应有的基本技能和安全常识,易造成生产安全事故。如何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技能,使他们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减少事故和意外造成的伤害,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牡丹区西城办事处以“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的安全社区理念为指导,落实政府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 摘要:蓬莱公园是半淞园路街道唯一的一座公共园林。人们在对物质需求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蓬莱公园成了社区居民健身、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由于游客众多、场地狭小、管理难度大等原因,意外伤害事件偶有发生。为此,社区将其列为安全社区重点促进项目。工作组认真分析了以往发生的伤害事件,确定了安全促进项目的预期目标,通过成立跨界合作的安全促进组织,开展伤害监测,宣传安全理念,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预案,不断提高公园管理服务水平,采取人性化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提示、加强健身器械维护保养等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伤害发生率。
  • 摘要:对疾病和伤害的预测显示未来二十年伤害方面的情况非常不乐观,伤害会带来巨大损失并对个人及社会造成经济影响。受到暴力和伤害事件的贫困受害者一旦进入“医疗、贫困陷阱”并因此付出更为昂贵的治疗费用,则会损失其健康并减少其经济承受能力。在中度和严重伤害事件中,受害人需要立即获得治疗,大多数时候是在急救室并会产生高昂的费用。此外,儿童受伤会带来健康的损害,也会带来经济上的窘迫。但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决策者没有对伤害预防给与足够的重视,尽管90%的伤害致死事件发生在那些国家。因此,如同某些广为关注的疾病一样(疟疾、肺结核和艾滋病等),伤害也应被视为是严重妨碍和影响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伤害预防和安全推广及其互为推动的关系可以作为推动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模型的出现,正在预防伤害和推动安全方面发挥着作用。全球所开展的研究测评结果显示:在伤害预防和安全推广方面每投资一个货币单位,会为安全社区带来十九个货币单位的益处。因此,安全社区行动可以作为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经济健康和改善社区生活质量的工具加以利用,特别对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 摘要:台北市大同社区西侧紧邻淡水河,与台北县三重市为界,大稻埕码头蕴育了台北盆地商业的繁荣。但随着运输网络与经济发展,码头昔日功能不再,随着码头河岸环境改善工程的竣工,大稻埕码头成为市民搭船游憩场所,淡水河沿岸也规划了步行道、河岸自行车道等,每年固定在大稻埕码头举办的大稻埕烟火节吸引了大批人流。但是随着河岸观光的发展,安全问题逐渐浮现。本文对大稻埕码头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预期了可能导致的伤害,进而提出了提高河岸安全系数、避免伤害的大同社区河岸安全促进计划。
  • 摘要:本文分析了社区环境安全防灾减灾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东逸花园社区环境安全与防灾减灾的建设经验——以高新科技硬件为基础,建立技防网络;以优秀人才为保障,建立人防体系;以先进设施为依附建立物防屏障为例,对制定社区环境安全与防灾减灾综合规划的内容与要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建议把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城市环境安全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心;建议全方位加强社区的环境安全建设;建议提高社区防灾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议加强社区防灾减灾文化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危重急症和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伤害导致了众多的伤残和死亡。向社区居民普及现代救护技能和突发事件紧急逃生应急处理方法,提高救护技能。这是减少伤残、拯救生命、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需要,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旨在通过背景介绍,阐述社区救护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基线调查,分析社区救护知识和技能现状,了解培训需求;根据实际,提出目标及目标人群;本文以本社区为例介绍了实施救护培训的策略、措施及效果。通过成效分析,论证了救护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深化社区群众性救护培训工作提出了3点思考与建议。
  • 摘要:虹桥镇水网密布,居民不慎落水事件时有发生,河道这一特殊场所的硬件设施建设及社区居民涉水安全意识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定性访谈中居民对河道安全关注度位居第四,有65.6%的居民希望对社区内的河道加强安全防护、亲水绿地建设等。虹桥镇在创建安全社区工作中,把河道安全项目作为长期开展的可持续性项目之一。本文从8个方面介绍了虹桥镇河道安全项目的背景、隐患诊断、治理目标、项目措施、项目评估和持续改进措施。河道安全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虹桥镇已连续多年未出现涉水伤害事件。
  • 摘要:盗窃犯罪多发是秀水街市场一直存在的问题。建外街道确定秀水街市场购物安全为2008年安全社区促进项目,以实现降低人身伤害,保护顾客财产安全的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总结出了“群防群治、专群结合、科技创安”的工作模式,在本辖区进行推广后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从项目的调查、分析、策划、实施、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以期对其他大型商场安全促进提供借鉴经验。
  • 摘要:我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之多,公共安全问题每年可夺走超过20万人的宝贵生命。在种类繁多的公共安全事故中,火灾是各种危害中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灾害之一。鉴于我国公共场所火灾事故的高发、损失的惨重以及为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文从技术、教育、态度、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发生公共场所火灾并引起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原因。根据安全管理的3E原则,从技术、教育、法制三个方面给出预防火灾发生的措施及火灾发生后应采取的可行性对策。
  • 摘要:为了解台北市南港区65岁以上老人居家安全环境现况及老人跌倒经历。本文设计了结构式调查问卷,以居住在台北市南港区且家中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为研究对象,问卷内容包含基本资料、老人跌倒经历、居家环境评估(整体、浴室、卧室、厨房、防盗问题)。共发出居家安全检测自评表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调查结果发现老年人最常发生的居家事故伤害为跌倒伤害。居家环境前三大不安全因素为:洗手台未设抓握的固定扶手、浴缸旁无防滑椅、走道未装设扶手或安全绳。作者建议除了生理因素影响外,应该更多关注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特别是浴室、卧室和客厅。
  • 摘要:随着社区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多,“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一套服务性强,符合老年人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使社区老年人特别是社区18名孤老人和52名贫困老人走向康乐、无忧,从“孤老岛”迈入“安全岛”,是中山公园街道老年人工作的目标。中山公园街道通过创新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服务理念,全力打造了“1+3+x”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开展了“居家养老安全岛工程”,从居住环境、购物出行、文化娱乐、日间照料、医疗健康、心理支持和衣物饮食7个方面实施干预。
  • 摘要:老年人伤害原因一是由于跌/滑倒受伤人数增多。二是突发性疾病引起死亡人数增长。三是家庭用电用气不规范引发的火灾。四是亚健康人群增多,乱用药物的问题比较普遍,特别是乱用抗生素类药品。五是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六是养老保障率低,业余文化生活少,引发老年人心理危机。街道从安全宣传、健全为老服务制度、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组建老年人艺术团、志愿者为老服务、温馨防护措施、煤气改造工程、饮用水改造工程等8个方面组织项目实施和管理。2008年辖区老年人安全知识知晓率、满意率分别从2007年的36%、48%,提高到56%、66%,伤害率下降38%。
  • 摘要:台北市卫生局及台湾伤害预防与安全促进学会伤害监测系统统计资料显示,台北市信义区2008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的伤害有七成是跌倒事故所致,其中七成发生在居家场所,发生原因多以平面滑、摔、绊倒所致。本文希望通过开展预防跌倒教育及改良式太极拳培训项目,来降低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比例。为有效降低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比例,应建立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与对老年人关照模式。文章以在台北市信义区的三个社区进行的预防跌倒课程和训练为例,介绍了该项目的实施效果。作者认为:预防跌倒健康教育及太极拳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而且在预防老年人跌倒和降低跌倒时的伤害程度方面都有帮助,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 摘要:近年来,五角场街道办事处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秉持“跨界合作、整合资源、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创建理念,针对社区内老年人跌倒伤害较多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一线调查法”、“邻里互助法”、“文娱活动法”和“共治共享法”开展伤害预防与安全促进工作,有效地预防了老年人跌倒伤害事件的发生,减少了老年人由于跌倒而引发的次生伤害,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为建设“安全、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 摘要:本文使用老人居家环境安全评估表,共抽样调查了895位老人(样本平均年龄为 76岁),为提供有关环境改善的卫生教育,构建老人安全居家环境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老人居家环境的最常见不安全点如下:家中客厅走道未装扶手;浴室洗手台未装设扶手;卧房墙角缺乏特殊保护;厨房未装吸油防滑垫;楼梯未装设固定双向扶手或安全绳;电梯未设延长开闭时间装置。调查研究2至3周后,调查员再次电话回访样本,已经依据建议进行改善者占46.4%。建议对于台北市老人的居家安全环境项目加强宣传,提高居民识别居家环境危害的能力,改善居家安全环境。
  • 摘要:随着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人口流动性加剧,本街道逐渐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社区老式里弄房子比较多,80%的房屋为砖木结构的老式住宅。相当一部分居民的居住面积较小,有的几户人家合用一个厨房,公用走道部位乱拉电线和电线老化的现象比较多,火灾隐患突出。二是社区老年人比例逐年增加。三是社区房屋租赁比例也在增加,出租户占总户数的15.7%。瑞金安全社区火灾预防项目组对2004~2006年发生的火灾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老式居民住宅楼作为火灾预防的“高风险环境”,确定地区独居老人、来沪人员及青少年作为火灾预防的“高风险人群”。为此,项目组制定了火灾预防目标及计划,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火灾伤害干预项目。社区火灾及火灾伤害逐年下降,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全面提升。
  • 摘要:什刹海地区老旧平房多,居民院内电线杂乱老化等问题严重,消防设施建设滞后,胡同狭长,车辆无法通行的占80%以上。频发的火灾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多困难。什刹海还是风景旅游区和文物保护区,人员居住稠密、人口流动性强,社区管理和社会治安难度较大。社区因地制宜建立了五张网,即:消防工作网;社区消防宣传网;灭火网;弱势群体监控网;社区民警联系网。2006年,什刹海街道成立了专职消防队,配备两辆载重一吨的小型消防车和其他灭火装备,具备了扑灭初期小型火灾和控制初期火情发展的条件,基本形成了什刹海地区灭火工作无死角局面。推行“一院一图,一户一档”社区管理模式,开发了“一院一图一户一档”综合管理系统。社区成员基础资料采集融入了社区各项工作基础信息,做到了社区成员的“情况明、底数清、信息准”。
  • 摘要:近年来,管道燃气用户迅速增加,燃气使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06年,张江镇发生5起燃气事故并造成轻度中毒12人,死亡2人,燃气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结合社区开展大规模入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对燃气事故伤害案例的原因、地点、高危人群进行分析,掌握了伤害事故发生特点,并对居家燃气安全知、信、行方面予以分析,从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完善应急预案以及针对重点人群等方面制定工作计划。着重从树立安全文化意识和建立长效预警管理两方面入手,以提高燃气安全知晓率和燃气安全隐患整改率为目标,推动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项目效果明显,2008年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燃气泄漏和中毒事故。
  • 摘要: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居住密集度高,社区陈旧居住房多、老年人多、燃气设施陈旧,燃气使用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燃气泄露导致人身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2003年以来发生的燃气泄露伤害的原因,确定了社区燃气安全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居家安全工作小组认为必须围绕提高安全检查覆盖率、安全整改率为目标,同时关注老年人群体,加大工作力度。为此,安全社区居家安全工作小组制定了燃气安全检查率100%、安全隐患整改率100%的目标,并实施了若干干预措施:组建专职燃气安全协管员队伍、安装煤气报警器、实施“厨卫独用”成套改造工程、多元化进行安全宣传,提高居民燃气安全意识等。促进效果显示:燃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中毒人数均有下降。
  • 摘要:开滦马家沟社区使用井下瓦斯气的用户达5337户,输气管路总长度达93131米,供气系统从1983年运作至今已近30年,所有设备已经老化,跑、漏气现象时有发生,加之社区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用气方面知识缺乏,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容易疏忽大意和误操作,给安全用气管理增加了难度。马家沟区域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每年约2-3起,烧烫伤事故1-2 起,漏气、报修等700多起。2008年下半年社区开始启动家庭燃气安全使用项目,采取了七类干预措施,计划通过2-3年,实现把马家沟区域燃气伤害事故率降到最低限度的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法,从四个方面初步取得了预期效果。
  • 摘要:广西酒后驾驶干预项目是在广西南宁和柳州市开展的、针对酒后驾驶的专项干预项目,湖南长沙市为对照城市。本文报告了干预前后在三市开展的酒后驾驶路边调查结果。32101名司机接受了呼气酒精含量检测,32097人接受了问卷调查。经过一年的公众宣传和强化执法干预活动后,干预城市饮酒驾驶率明显降低,从6.8%降到了1.6%,酒后驾驶法定阈值知晓率明显上升,从14.7%上升到29.2%,被拦截检查过酒后驾驶的司机比例从21.5%上升到32.5%,而对照城市长沙的饮酒驾驶率从3.1%上升至4.4%,说明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花莲县寿丰乡通过栽植树木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改善大气环境的“绿色通道”安全促进项目。由于寿丰乡内砂石场的砂石车每日穿越社区,不仅污染空气与环境,更对居民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社区居民遂设立一条全长80公尺的绿色隧道,从而解决了上述安全隐患。受此启发,寿丰乡又持续促成部分企业采纳这种模式。并通过协调企业与当地政府,运用绿色环境的概念营造安全社区,有效预防了事故伤害的发生。
  • 摘要:2006-2007年,存储空间学会(MSI)试图与台湾的高校一起促进安全学校计划,但由于许多学校日常工作繁重,无法开展这项计划。后来,MSI发现有十五所高校积极性很高,可以推行该安全学校计划。MSI采取“授权模式”协助学校成功的推动了该计划的实施。本文重点介绍了授权模式的6个步骤,包括:①老师,学生,技术人员和父母的合作基础;②由学校和社区共同决定的安全学校计划;③这项长期的、可持续的计划不分性别和年龄;④该计划针对高风险和易受伤害的群体;⑤有评估学校的政策、程序和变化影响的措施。⑥用执行3E(强制、环境和教育)的方法来解决学校最严重的问题。结果证明:运用安全学校的授权模式可以成功的执行安全学校计划。
  • 摘要:青少年的意外伤害,已被许多学者视之为当今最严重的社会、经济、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加强学校伤害事故预防体系与急救网络的构建与实施,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教育和卫生部门主管、学校和社区多方协作,建立健全学校伤害事故预防体系与快速抢救机制的领导和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进行预防与抢救的健康促进服务,在全国范围形成阶梯式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网络,以保证亿万青少年学生获得和保持一生的身心健康,促进教育的整体效益和未来人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 摘要:本文通过对淡江大学安全建设中所遇问题的分析,阐述该大学安全建设的战略,展示其安全建设成就以及地方政府针对大学周边地区所实施的交通安全措施对于淡江大学建设安全大学的意义。淡江大学位于山坡之上,周边地区遍布私人公寓及商铺。近年来,交通混乱、私建公寓等问题对大学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学校社区人口的不断增长也促使大学交通安全现状变得更为严峻。为了构建一个更为安全的校园进而促进当地安全形势的好转,改善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已经成为大学及当地行政当局的主要任务。由此,大学管理层提出了建设安全大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即:改变交通方式、改善环境设施、教育以及社区参与,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 摘要:2006年起,上海市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中山学校以“中学生骑车合格证考核”项目为载体,探索研究了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强调考前教育的强化、考试环节的细化和考试结果认定的优化。该项目不但要求学生参与理论测试,还要求学生在仿真的考场中通过以“交通认知关、辨别是非关、自我保护关、骑车礼仪关和技能考核关”为主体的骑车技能考核。考核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车技,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骑车行为,提升自身交通安全素质。三年来,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与骑车相关的安全事故持续降低,学生自身的安全能力持续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 摘要:针对日渐突出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兴工街道通过对辖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调查访问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年龄低龄化、类型多样化、动机简单化的特点,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针对这些特点和原因,兴工社区实施了建立辖区未成年人安全档案,适时跟踪掌握未成年人安全状况;建立普法宣传长效机制,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建立齐抓共管责任制,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环境;与“黄鹤心理咨询室”联合,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建立未成年人实践活动基地,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校外活动场所五项措施改善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状况。6年来,兴工地区“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已初步取得成效。
  • 摘要:本文对产生校园安全隐患的原因、隐患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减少、杜绝校园意外伤害发生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笔者分析校园内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七个方面:学生自身安全意识不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不足、对安全后果认识不足、学校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学校基础设施和环境难以满足安全需要和学生因教和学而产生的管理瑕疵。校园内安全隐患的类型包括课间活动不当、校园暴力、教师体罚、体育活动、拥挤踩踏、消防安全隐患、突发自然灾害和校园环境设施差。由此,本文提出了应对的七类干预措施即:组建校园安全志愿者队伍、定期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安全行为训练和演练、改善校园安全环境、做好学校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 摘要:为探索一套适合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营造安全健康的儿童乐园。本文选择望京新城幼儿园、花家地幼儿园进行了校园伤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依次为运动伤害、意外跌倒和割伤。此调查对指导本地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干预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儿童意外伤害率相对较高的望京新城幼儿园进行全面的预防与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摘要:“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建设”项目是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06-2010年合作周期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以社区为基础,建立更加完善、系统化、制度化的儿童全力保护体系和网络,从而为儿童营造一个可获得保护的环境。2006年,石家庄市被确立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体系与网络建设”项目试点城市,同时,新华区的联盟社区和天苑社区作为项目试点社区,具体执行该项目。对于此项目的执行,位于联盟社区的石家庄市大地幼儿园,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为完善儿童保护体系,我园从教学环境、教师、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了了一系列的举措,建立起家庭监护、社区管护、社会呵护、学校帮护、法律保护的儿童保护网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摘要: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特别是幼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幼教工作者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保障幼儿生活和活动环境的安全,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儿童安全是潞安集团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环境安全改善、加强安全管理、儿童安全教育、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沟通以及教师的责任心与敬业等八个方面全面介绍了本园开展的各项儿童安全项目。
  • 摘要:韩国首尔市Songpa社区通过伤害监测手段测得0~6岁组儿童伤害率高达十万分之七点九,高于首尔市的整体水平,由此被确定为该区的高风险群体。Songpa社区决定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重点在此方面开展安全促进项目。社区采取医护人员与幼儿园老师一对一直接联系的方式,通过在幼儿园建立检查、教育、伤害监测系统,在区保健中心建立支持系统与合作系统,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建立起幼儿园与家庭双地点的儿童伤害紧急应对系统、提高儿童家长的安全意识,以最终减少儿童的意外伤害率。
  • 摘要:残疾已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与生存质量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合安全社区创建,北京西城区德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残疾人综合康复管理项目。通过对辖区内残疾人现状与需求调查,完善了社区康复与残疾人安全管理体系,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康复宣教、家居安全、出行安全教育与康复技术培训等活动,并为残疾人家居与出行安全提供措施保障。实施残疾人综合康复与安全干预三年后,对康复知识知晓率、安全知识知晓率、家居安全与出行安全技能掌握情况、主动参与家务活动、参与社区活动、生活自理能力等十四项内容采取问卷形式进行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十四项调查内容中除戒烟限酒一项无显著变化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变化,这一结果证明:开展社区残疾人综合康复与安全管理,对促进安全社区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 摘要: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在社会生活中,残疾人是较为容易遭受各种安全和健康问题威胁的人群,如不重视他们的安全健康问题,很容易对残疾人造成二次伤害。新街口街道辖区内有残疾人2627人,这个特殊群体的安全健康问题尤其需要特别考虑。本文以新街口街道安全社区建设以及街道残疾人安全健康工作的开展为背景,以街道温馨家园残疾人安全健康工作为对象,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创设安全健康的环境设施及开展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及活动三个方面介绍了围绕实现“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确保正常的家园秩序,确保来家园活动的残疾朋友有充分的安全感”的目标所开展的温馨家园残疾人安全健康项目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 摘要:残疾人精神康复是世界性的难题。月坛街道共有精神残疾638人,为使更多的精神残疾人在社区内得到康复,残联于2003年成立了社区精神康复小组,2008年又正式成立了社区精神康复中心——“静心园”。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原则,采取“环境安静化、管理开放化、生活家庭化、治疗综合化”新模式,对精神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辅导,邀请专科医院精神科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工作人员以爱心温暖患者,开展各种开心活动,引导患者走出家门,进行开放式康复治疗,为关注精神健康、关爱残障群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摘要:台湾的小学和初中一般使用损伤数据库来有效的记录和确定学校的安全健康情况。该数据库可以实时记录和更新不同年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病和损伤情况。学校每个月都会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包括地点、场所和类型等。现在我们希望能够将受伤的原因录入该系统中,所需的相关资料由学生、学校医护人员以及老师提供。当然,其中有一些伤害是故意的,另外一些是非故意的原因导致的。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数据库了解学生受伤的真正原因。由此,可以探索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方式,有针对性的控制风险因素,改善各种不安全的环境和行为,真正实现“安全学校”的目标。
  • 摘要:东直门街道在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伤害监测手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减少社区伤害,保障社区内居民可以健康安全地工作、生活和休闲娱乐。伤害监测工作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社区促进项目,有效减少事故和伤害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东直门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具体对策措施包括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长期、持续、覆盖各类人群和各种环境的伤害预防计划、建立了伤害监测网络、制定完善伤害监测制度、编制了伤害监测分析软件、加强专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评估、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培训8个方面,伤害发生率从2005年到 2008年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月坛社区组织危险源辨识、建立监控预警系统两方面的工作。包括划分辨识单元;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进行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确定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策划实施安全促进项目、加强群防群控队伍建设及研发危险源隐患排查辨识预警系统软件等。分析了整合社区信息资源、危险源辨识的科学性、危险源数据更新和评价分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对下一步完善社区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监控预警机制方面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 摘要:康健社区体育运动场所很多,许多学校的运动场所也向社区居民开放,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日益增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康健社区总人口的40.32%。运动伤害时有发生。社区对1000人进行了访问和调查,大多数被访对象认为应当完善体育设施防护和标识、配备应急救护措施、消除运动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康健街道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后,致力于体育场所安全条件保障和运动安全促进。本文介绍了运动安全目标、干预人群和各项干预措施的策划与实施。2004年—2008年5年间,运动项目组每年对1000人的运动伤害实行调查,结果显示:运动伤害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与2004年相比,运动伤害发生率由16.9%降低到 6.8%,专业救护技能培训率达100%。
  • 摘要:为全面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上海市长征镇开展了全面和广泛的基线调查,确立了“社区健身运动安全促进项目”。在健身运动安全促进项目干预、评估的基础上,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准则,以“让社区居民身在社区的每一刻都被安全气息感染、得到不间断安全干预”作为工作目标,在实施该项目的实践中逐步探索了一条“政府引导、社区干预、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多元参与、特色带动、长效运作”的工作新思路,形成了社区健身运动安全的责任、网络、支持、信息、指导等五大保障体系,对“社区健身运动安全促进项目”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之后选择了休闲娱乐活动,在休闲娱乐活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通过参加安全社区创建,作者体会到休闲娱乐活动固然时尚,但娱乐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不容忽视,必须高度重视娱乐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大家在休闲娱乐活动中人身不受到伤害。本文围绕休闲娱乐活动安全的重要性,指出各种休闲娱乐活动中注意安全的要点,进而提出了降低和减少休闲娱乐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的若干建议。
  • 摘要:加强反家庭暴力研究,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社会问题研究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透视家庭暴力问题,以构建受虐家庭的社会预防控制体系,预防家庭暴力。作者指出,家庭暴力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是女性暴力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是社会预防控制体系构建的话题。对于如何预防家庭暴力,本文重点论述了五项措施:改变观念,树立维权意识;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妇女人身权力及相关权利的保护;重视并加强妇女自身的素质教育,是抵制家庭暴力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措施;健全社会保护网络,创建良好的保护环境;加大社区建设,提高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干预力度。
  • 摘要: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居民不断增加,由养宠物引起的各种问题矛盾也逐渐增多和升级,特别是宠物犬伤人事件时有报告。调查显示,宠物扰民已跃居居民评选的陋习排行榜榜首,一些居民不文明养犬和无证养犬引发的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年—2007年伤害监测数据结果显示,猫狗咬伤占伤害监测病例的60.2%,位居各类伤害之首。本文介绍了打浦桥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办以大同花园小区为试点开展的干预措施:倡导养犬户成立“宠物俱乐部”,定期召集养犬户召开文明养宠交流会,倡议养犬户制定实施自律公约等。小区养犬户基本实现了指导下的自我管理,犬咬伤事件和养犬引发的邻里纠纷得到控制。居民对养犬现状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6%的人认为有很大改善;8%的人认为有改善。
  • 摘要:迄今为止,香港已有10个区域实施了自己的“安全社区”计划,其中6个社区已被认定为“国际安全社区”。为了在全港范围内推广相关标准,我们选定了“安全健康学校”、“安全健康居住区”和“安全健康社区养老院”三个官方认可的方案。这些方案通过安全社区平台广泛发布,以帮助各个组织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其与指导标准保持一致。文中以装修、维修、改建及附加工程等引起的事故增长趋势为例,详细讲述了推广安全计划的方针和措施。经验表明,有效的安全社区伤害预防平台,有利于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健康、更加和谐的社会。
  • 摘要:社区是突发事件的源头,监测的哨点,群测、群防群控的基础,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终端,是整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网络的“网底”。社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内容包括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包括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具体功能;在事件发生时减少危害与损失,包括制订应对决策、计划和处理措施;事后通过评价和总结来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社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预防、准备、反应、恢复和总结。本文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探讨。
  • 摘要:安全、健康、和谐——是全世界人民的追求——无关乎背景、种族或者宗教。无论是一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对这三个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在思想、行为和感觉的方式上求同存异。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和当地合作伙伴共同支持发展的中国社区采用国家与国际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具有其本土特色。中国目前已经在安全、健康与和谐创建上快速发展。通过一些特例可以看到,对于很多人,特别是老人,小孩和弱势群体,社区安全有赖于安全的环境卫生和社区文化——安全场所、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是本质要素。社会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的提高都会对人们的安全与健康产生短期和长期的重大影响。今年是国际安全社区网络20周年纪念(创建于1989年),现在已有27个国家的社区加入国际安全社区网络,7个国家正在建设中。中国对国际安全社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不仅局限于朝阳区、北京市,而是全中国。孔子说:“无论你走得多慢都没关系,只要永不停歇”。圣雄甘地说:“幸福是思、言、行的和谐统一”。
  • 摘要:在韩国,伤害是学龄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伤害和促进安全,就需要应对这些问题。与健康学校相似,国际安全学校模式采用国际安全社区理念,在韩国的示范项目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国际安全学校强调采用公共卫生方法开展学校安全干预、解决学校伤害问题。它强调学校成员的平等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共享,满足学校基本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的需要。本文重点介绍国际安全学校的特点及准则规范,包括共同参与、能力发展、合作关系建设及进程证据等等。本文还介绍了国际安全学校的7条指标。建设方法及过程评估在国际安全学校项目中都是很重要的。在韩国申请国际安全学校,建立学校和其他公共、私人资源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合作的协力优势是成功建立国际安全学校、在学校环境中实现健康促进的必要条件。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卢湾区4个街道深入的走访调研,尝试了解目前卢湾区创建安全社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瓶颈问题,并对如何凭借我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优势,运用政府行政职能,有力、高效地调动和统筹各方面资源,指导安全社区创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6 条建议:在区和街道两级建立安全社区建设常设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形成一套有效的安全社区创建方法和机制,长期稳步推进;实行例会制度和联络人制度,使各级部门和相关单位形成合力;采取网上备案、签到等措施,构建一个可持续的跨部门合作网络;建立登记、填表、复审、检查等制度,形成科学高效的事故与伤害的监测、风险辨识及其评价体系;拓宽渠道和载体,加大教育培训和宣传总结力度。
  • 摘要:根据国际安全社区“五有一参与”的六条标准和九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潞安集团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管理属性,把国际安全社区建设要求具体化、本地化,在科学分析潞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深入调查社区安全面对的问题以及职工群众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从2004年至今,坚持“年度项目管理四个文本”——《伤害预防情况现状调查报告》、《伤害预防项目的计划》、《伤害预防项目实施报告》、《伤害预防项目评估报告》的伤害预防项目管理模式,保证了项目的有效实施。
  • 摘要:在伊朗,每天死于道路交通伤害的有70人。尽管在过于的5年里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但是针对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干预措施却尚未进行很好的评价。本文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根据交警和法医提供的数据,调查了2004-2007年间伊朗实施的四项全国性干预措施(①强制系安全带②强制佩戴摩托头盔③全面执行交通法④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实施前后每万辆机动车和每10万人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变化,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两年的情况进行比较。调查结果显示,采取干预措施后,伊朗道路交通10万人死亡率和万辆机动车死亡率均有很大下降。本研究证明了交警在全国性干预措施中的作用,也说明了法律的强制实施和大众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 摘要:香港西贡社区在推动“健康城市”的过程中建立了稳固的跨界伙伴协作及社区参与网络。2006年,西贡区开始在推广健康城市的同时加入“安全社区”的元素,在区内围绕家居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安全健康、公共场所的安全推广、打击罪案、预防火警、针对弱势群体的安全推广等方面,大力推行提高安全意识及减少意外受伤的工作。在急症医院设立了包括电子地图在内的伤害监测系统,该系统提供的数据不但能显示受伤的种类及原因,更能全面地反应受伤的地点、时间及情况,从而协助显现出高危的地方并优先介入处理,监测数据亦能作为日后检讨的基线。西贡区将积极联系其它十七区,促进知识及经验交流,以推动“安全社区”在香港的持续发展。
  • 摘要:便捷的交通在加快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由此引发的人身伤害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害的第三方中,老年人、中小学生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占有较大比例,如何有效地减少因道路交通引发的伤害是许多国家和发达城市研究思考的重要课题。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在安全社区建设中,以政府机构为主导,协调相关专业部门,以全方位的视角对减低交通伤害进行了探索实践。围绕提高防范能力、增强法规意识,改善道路环境、营造文明氛围、加强机制建设和发动全民参与等环节实施交通安全项目,使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交通伤害持续下降,群众的安全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安全有了保障,基本做法得到了北京市、朝阳区和交通管理部门的肯定。
  • 摘要:台北市文山区木栅二期重划区在综合考虑社区环境、居民等情况后将“居民零事故”明确为该社区的安全社区建设目标。为促进安全社区的良性发展,区内部分居民组织筹建了台北市木栅二期重划区促进发展协会,立誓要将社区建设为一个“无伤害社区”。他们不断收集国内外相关案例和研究成果,并通过社区内部座谈、访查、拜访和面谈等方式,找出社区内部最核心问题,构建了一个社区信息系统,为居民提供社区保安、健康护理、教育、娱乐等服务。该区还建立了一个闭路电视系统,以连接警局、汽车识别系统、智能型门禁系统、无障碍通道、夜间照明设备等。本文力图通过对木栅二期重划区科技手段融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果的介绍,与国内外社区互相交流学习,期待智能型的安全社区能成为未来发展安全社区的一种模式。
  • 摘要:本文论述了社会和学校安全之间的关系。作者指出:学校安全促进委员会是由学校的行政部门、专家学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等组成的。该委员会有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学校安全促进项目的数据库。同时该委员会也负责监督、检查、评估学校安全促进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社会医疗、警察和慈善组织、正式或非正式的课程教育等资源的投入,都有助于学校安全问题的解决。乡镇的安全社区协会也能够通过提供资金以及协助检查体育场馆和其他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支持。根据健康促进综合计划,台湾将在各学校实施校园健康计划,上述提及的大部分活动将被纳入九年综合课程计划中。此外,学校安全委员会在台湾将会以社会参与的模式来促进安全计划。
  • 摘要:2006年10月,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在此期间,社区安全促进委员会结合地区实际,不断探索、实践,改进。本文从接受安全社区理念、理顺安全社区建设机制入手,总结了安全社区建设的“五、五法”。即“五抓”:即抓学习,不断深化对安全社区理念的认识;抓统筹,建立“全员性”工作组织;抓调研,体现“民主化”决策方式;抓宣传,倡导“理念型”思维转变;抓特色,打造“引领类”促进项目;注重“五结合”:注重安全社区建设与服务社区和居民相结合,注重过程与效果相结合,注重安全社区建设与奥运服务保障相结合,注重安全社区建设与其它特色创建相结合,注重近、中、远期目标相结合。
  • 摘要:人民路街道健康家庭指导站建于2006年,是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三年来,人民路街道健康家庭指导站在预防居民伤害、普及健康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关注老年人健康,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营养健康、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帮扶等多种服务;二是关注女性健康,围绕生殖健康、独生子女养育、常见疾病防治、健康体检等方面为育龄妇女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是关注儿童健康,通过网络和绿色教育向青少年宣传普及青春期健康知识,提供个性化成长咨询,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四是关注残疾人健康,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是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入社区,走向社会的载体。
  • 摘要: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职安局) 自1999年引进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概念以来便积极推展。职安局先后推出“安健学校”、“安健屋邨”和“安健院舍”三个确认计划;通过确认计划,以嘉许方式来鼓励更多机构制订其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其工作安全改善计划,藉此帮助地区推行安全社区的成效。自2005年推出香港“安健学校”确认计划至今,已有超过60间学校参加我们的“安健学校”确认计划,而对此计划所收集的意见均是正面的,尤其是帮助他们辨识学校内需作改善的问题,以令学校环境更趋安全和健康。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国际安全学校认证中心,本局将继续加强推广及支持开展安全学校和经验交流的工作。
  • 摘要:近十年来,意外伤害已进入台湾地区死因顺序排位的前五位。然而,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意识却一直被忽视。本文介绍了采用网络和培训的方式建立社区学习网络来提高台湾农村社区的伤害预防和安全意识的方法,被称之为一种新的安全促进模式即:从一系列课堂培训开始,引导社区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提高伤害预防安全意识,并为他们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该网络首先对东势安全社区政府部门和社区的领导进行了培训,首次试行在社区很受欢迎,提高了安全意识,加强了政府和民间组织的联系。实施结果表明:建立网络和培训社区领导是传播伤害预防和安全改进信息的一种高效的、便捷的方式,值得推广。作者预计:该模式将逐渐被授权推广到其他农村地区的社区中。
  • 摘要:展览路地区人口密集,企业众多,安全形势复杂。近年来,因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缺乏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已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区诊断调查结果显示:全部被调查者中,5年中只有不到60%的住户接受过社区组织的消防知识培训,在接受过消防知识培训的人中,有85.3%清楚居住楼层中灭火器的准确放置位置,而没有接受过培训的人中这一比例为46.7%。这一结果提示我们社区居民消防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展览路街道策划实施了“安全社区教育基地”干预项目。本文从开展背景、工作模式等方面阐述了该项目运作的全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 摘要: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其核心部分是安全促进项目。安全促进项目是集中体现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计划性、现实性、针对性、可靠性与目的环节,也是安全社区创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论述了安全社区促进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根据对社区安全状况的辨识和评价结果进行立项,进而制定项目计划、确定目标、执行措施,进行中期评估、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的过程,通过系统的项目策划与实施,最终实现社区安全管理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提出了安全促进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是安全社区建设的核心的论断。
  • 摘要:朝阳区作为北京奥运主场,肩负着繁重的安全保障工作。按照“举办奥运,稳字为先”的工作思路,朝阳区把“平安奥运”作为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首要任务,作为安全社区创建的关键目标。文章介绍了朝阳区创建安全社区、确保奥运平安工作的一系列举措。奥运会举办前后,全区各种力量和资源的整合达到了最佳状态。通过有效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面立体化防控新模式;建立了一整套以有效化解矛盾为基础、以确保重要敏感时期安全为目标、以重点人群防控为措施、以应急响应系统为保障的地区维稳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超大型活动期间指挥调度、安全保卫、外围保障,以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工作运行模式。
  • 摘要:左家庄地区作为居住型社区,具有老旧小区多、人员居住密集、人口结构复杂和老年人多的特点。针对社区硬件设施陈旧、居民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现状,左家庄一方面加强硬件设施改造,另一方面,在社区内开展了策划实施居家安全的学习型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以提高居民整体安全意识为目标,采取“教育—培训—活动”的模式,在社区内开展了讲座、培训、义诊等形式各样的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本文重点从针对安全社区创建项目,丰富社区安全教育内容;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教育各方普遍参与、齐抓共建的格局;建立社区安全教育中心,为社区居民学习安全文化创造条件三个方面讲述了左家庄建设学习型安全社区的过程与实践。
  • 摘要:本文提出了安全社区建设长效机制的定义与概念。作者通过介绍花木街道在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方法和经验,阐述了长效机制在安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作者提出:应当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伤害监测机制,建立健全专家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机制,逐步在实践中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在安全社区创建平台上,各单位、部门应当根据自己的职责和需要来唱戏,从以往相互独立、资源独享的格局转变为由政府牵头、多方合作、资源共享的格局。
  • 摘要:安全健康人人有责,落实安全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万豪酒店首先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发动全体员工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对酒店员工伤害进行事故可能性分析,评估事故严重程度,科学地建立事故风险矩阵表,按危害的不同级别,列成清单,对滑倒、坠落、割伤、碰(压)伤等常见危害制定了事故风险控制方案。在对危害进行辨识时,采用了“四维集合”的分析方法。所谓四维,即:人、环境、物(工具)、时间。在分析每一个具体危害时,将四者集合地来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去发现潜在的危害问题,又称做“危害魔方”。本文就上述内容和酒店采取的干预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评估。
  • 摘要:公共场所安全问题是各级政府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它集中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与政府的行为责任能力。本文就当前公共场所日常安全监管的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运用网格管理思想实现对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的构想。以期通过构建安全项目齐、覆盖全、所有事项落地的、全部受到监管的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为决策者提出参考和政策矫正的建议,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实现日常安全管理与应急管理的统一。
  • 摘要:城市社区公共场所作为经济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各种活动。公共场所人群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灾害,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人员密集场所的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城市社区运行承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社区发生在7类人员密集场所12类事故的460个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我国人员密集场所易发的事故和事故易发的场所,以及几类易发事故和其场所的原因,以此总结出我国社区各类人员密集场所易发事故的现状。对人员密集场所事故风险采取预防、管理和控制,制定全面的风险预防策略,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执行严格的应急控制措施,是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 摘要:和平乡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的13%,为了预防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居家安全促进委员会的社区保健义工通过对社区65岁以上老人居家状况调查发现:独居者占90.5%,不识字者占52.3%;且老人习惯把亲人的电话号码抄在月历上,时间久了字迹容易模糊不清。针对这一现状,和平乡居家安全推动委员会设计了两个方案帮助老人家更容易联系到子女。本文介绍了这两个方案的具体措施以及其在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中的预期作用。由于两个方案执行时间较短,暂时无法评估项目的成效或是局限性,但对于老人的随机走访显示,老年人对于方案及使用效果相当满意。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的评估,论述了台北市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目的在于了解台北市老人跌倒的风险性,进而提出有效的预防建议。本次评估首先设计了一份跌倒风险评估表,内容包括5类跌倒风险因素。专家们在对其进行审核确认后,应用于对老年人进行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揭示了台北市老人常见的五种跌倒风险因素。作者建议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找出台北市老人居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改善措施或建议,以期降低老人跌倒发生率,提升其生活品质。
  • 摘要: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自2000年已经步入老龄型国家。意外伤害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长期独居生活带来的精神抑郁也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意外伤害和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创建安全社区为背景,介绍了在防范老年人伤害工作中的实践,总结探讨了做好社区老年人安全工作的四项措施:加强社区老年人安全工作的组织建设,完善社区老年人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加强社区老年人安全教育、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安全意识;加强社区安全硬件建设,改善老年人居家安全状况;加强社区安全软件建设,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 摘要: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后果较重,已成为老年人“意外”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有效开展老年人跌倒预防项目,作者所在的服务中心设计发放了3000份问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街道范围内就老年人跌倒伤害的知识、信念及行为(简称KAP)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以了解该街道老年人跌倒伤害KAP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干预建议,为有效开展老年人跌倒伤害干预提供方向,为评估干预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依据。调查发现七成以上老人没有接受过老年人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因而本文强调:既要加强预防跌倒行为方面知识的宣教和培训,又要在促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努力,使缺乏认识的人群通过学习以后提高认识;对已有认识的人群通过干预后能够逐渐转变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摘要:空巢家庭的老年人(简称空巢老年人)一般界定为60岁以上身边无子女等其他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包括夫妻共同居住和单身独居的老年人。安贞街道所辖的六个社区里,空巢老年人数量逐年增多。尽管他们中的多数人文化水平较高、住房条件宽裕,但由于家庭构成单一,家庭成员间互动性减弱,空巢老年人在心理健康、饮食卫生、水电煤气操作等居家安全方面的要求进一步突出。本文介绍了安贞街道各社区在安全社区创建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强宣传引导、建立服务网络、提供服务设施等措施,提升空巢老年人的居家安全质量的具体做法,并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和计划。
  • 摘要:依据伤害监测结果,本文对上海卢湾区淮海中路社区老年人的伤害情况进行了分析,继而介绍了社区依据此分析结果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淮海中路社区成立了跨界的老年人防跌倒促进工作组,制定了老年人防跌倒促进项目计划和实施方案,从认知、环境、肌能锻炼等各方面加以干预,通过老年人防跌倒知识讲座、改善环境、开展健身活动、居家养老服务,为老人建立日托所、提供配餐服务和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体质等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伤害,并通过“银发无忧”工程,向老年人提供伤害保险等保障项目。文章还介绍了社区老年人工作评估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规划调研、为老服务、宣传教育、权益维护、卫生保健、文化体育、基础工作等八大类。
  • 摘要:潍坊社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3万,约占总人口比的25%,社区老龄化、高龄化形势严峻。潍坊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办积极地对社区内危险源进行了辨识、评价,通过对社区内1700户家庭和对24000居民问卷调查,了解到老年人安全问题主要来自跌倒、燃气泄漏、电器老化、火灾和自杀等。制订了潍坊街道老人安全项目计划、潍坊街道居家安全项目计划和潍坊街道环境安全项目计划。整合资源、协调各类单位和社会团体推进各项目计划。实施了为老人提供温馨的六助(助急、助洁、助餐、助行、助医、助浴)服务,对社区内769 名独居老人家庭的燃气、电器等设备进行检查,清除隐患。为840名独居、高龄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装置“安康通”等项目,老年人伤害干预取得成效。
  • 摘要:为评估社区内老年人居家环境安全程度,台北市文山区健康服务中心采用台北市政府卫生局研发的居家安全访问表对文山区忠顺社区65 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访问,并以滚雪球方式询问有意愿者参与问卷调查及结果研究。研究认为:居家安全是营造社区安全重要的一环,居家环境中不平的地毯、电线、绳索、家具、儿童玩具、光滑的地板、湿滑的浴厕室及室内光线过暗或过亮等,都容易造成老年人跌倒。研究还认为,男性、独居的老年人是推行居家安全中最需要被注意的群体。文山区健康服务中心将加强对居家环境安全相关知识的宣传,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社会网络,通过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上门服务来提高老年人的居家安全。
  • 摘要:“住所安全”是安全小区中的一个热门议题,荃湾安全健康小区督导委员会(简称:荃湾安健小区)自2004年开始向区内屋苑推广安全及健康的讯息,并由2007年起设立『提升安健屋苑奖励计划』。这个计划鼓励以屋苑为本,旨在提高屋苑管理公司、业主组织以至住户的安健意识,推动他们一同定期检视其屋苑之安健措施及情况、并积极于屋苑内举办各类型促进健康和安全的活动,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再者,计划亦透过凝聚本会各个专业范畴的人员一起到访屋苑,向屋苑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以助屋苑改善安全和健康的实际条件。此奖励计划不旦持续协助区内屋苑改善安健情况,同时亦证明了除一般正规的小区安全推广方法外,一个从基层小区开始(即”从下而上”的方法)的推广方式也有其优点。
  • 摘要:豫园社区居民燃气设施落后、老化是居家燃气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社区多为木质结构房屋,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极快,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加之居民安全意识淡薄,有使用不符合规定的燃气用具、私自改装、拆改燃气用具、在事故易发点堆放易燃、易爆物品等现象的存在。再次,社区外来人口和老年人口居多,也是居家燃气事故多发的原因。为了探索合理有效的燃气安全管理模式,社区决定:加大安全整改力度,提高燃气安全隐患整改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安全用气意识;加大管理维护力度,提高干预项目最终覆盖率。本文从燃气安全现状、事故原因分析、干预措施几个方面介绍了燃气安全促进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豫园社区2008年获上海市“燃气安全示范社区(村镇)”称号。
  • 摘要:事故伤害一直是台湾地区儿童死因排名第1位的原因,尤其是新移民家庭子女在安全防护和事故伤害预防方面,更值得加以重视。根据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新移民配偶比例高、新移民子女多的特点,作者以文山区东南亚籍新移民中有12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为调查对象,通过居家安全问卷调查,了解新移民家庭对居家安全的需求及其事故伤害预防的观念,以做为安全促进推动策略的参考。通过居家安全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儿童事故伤害发生时均有大人在场,并以跌落、创伤为最常见。作者认为:协助新移民检查家中的不安全点,增进其对子女安全防护与事故伤害预防的重视,并落实于日常生活中是刻不容缓的。
  • 摘要:台北市内湖安全小区2007年的事故伤害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事故伤害发生地点以居家场所为第一位,且发生于日常起居时最多。台北市内湖区健康服务中心于2008年7月至10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居家安全自我调查表,在48家幼儿园内实施儿童居家安全评估计划。调查结果显示,在居家环境方面排在前五位的不安全点为“马桶盖容易被幼儿打开”、“浴室地面无防滑垫”、“无灭火器或是超过期限”、“电冰箱易被打开”、“无烟雾侦测器或不可正常运作”。文章重点描述了受访家庭儿童伤害发生率、伤害年龄分布、伤后医疗处理选择等具体问题,提出应对儿童居家环境的不安全点进行改善是预防的重点所在。
  • 摘要:交通事故的迅速增加,涉及到老人和小孩的自行车-卡车事故或者自行车-行人事故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厚木市从2008年1月开始启动了一项针对自行车具体情况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涉及2000人的事故和损失的伤害调查工作。调查显示高危人群和不良环境为自行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十字路口和危险路线是自行车事故发生的主要地点,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因自行车被盗的经历而对自身安全感及对社区安全满意度造成了不良影响。根据对厚木市自行车伤害的监测和调查分析,首次得出了社区自行车事故伤害发生率的准确数字,并以此次研究结果为依据开展了相应的安全促进项目以使上述主要问题得到改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