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
【6h】

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费用与审计意见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2.1.1 应计盈余管理

2.1.2 真实盈余管理

2.2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

2.3 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3.1 理论基础

3.1.1 契约理论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 假说提出

3.2.1 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3.2.2 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

3.2.3 盈余管理、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样本来源

4.2 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

4.2.1 应计盈余管理的计量

4.2.2 真实盈余管理的计量

4.3 实证模型设计

4.3.1 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影响模型的设计

4.3.2 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影响模型的设计

4.3.3 检验审计费用调节效应的模型设计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回归分析

5.3.1 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

5.3.2 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

5.3.3 审计费用的调节效应

第六章 稳健性检验

6.1 应计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替换

6.2 真实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替换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局面,使管理层有动机和空间利用特有的信息优势来谋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盈余操纵使财务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不仅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还可能扭曲资源的配置和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审计制度的设计,有利于监督企业的盈余操纵行为,社会公众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够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和约束管理层自利行为。本文通过考察企业的盈余操控行为与审计费用、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注册会计师是否可以有效识别企业不同方式的盈余操纵并发表相应的审计意见,以及是否可以对不同方式和程度的盈余操纵进行相应的审计服务定价。
  本文采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构建Probit回归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操控方式对审计费用、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应计项的利润操控与审计意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实施了较高程度应计盈余管理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基于真实项的操控对审计意见类型没有显著影响,说明由于对真实事项的调控具有隐蔽性和操作上的复杂性,并且可能是管理层蓄意谋划而有意绕过审计测试,不容易被识别并体现在审计意见类型中。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发现应计和真实两种盈余操纵行为均显著对审计费用造成了正向影响。审计定价是企业和审计师经过谈判权衡和讨价还价达成的,实施了较多盈余操纵的企业,通常会有“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因此愿意在审计服务中支付较高的费用。此外,本文还发现审计费用削弱了盈余管理操控幅度对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审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反映,为审计制度设计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