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动负荷下心血管机能评定
【6h】

运动负荷下心血管机能评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1章绪论

1.1运动负荷下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反应

1.2运动负荷下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的研究意义

1.2.1微循环的组成和结构

1.2.2微循环的特点

1.2.3运动负荷下容积脉搏波的研究意义

1.3同时检测容积脉搏波和桡动脉脉搏波,结合二者波形变化关系,研究心血管整体机能的意义

1.4运动负荷下心血管机能研究的概况及问题

1.4.1国内外不同领域研究运动负荷下心血管机能的特点

1.4.2上述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1.5本论文的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6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6.2主要研究内容

1.7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运动负荷下心血管动态模型分析

2.1运动负荷下心血管血流参数变化的生理机制

2.1.1心输出量变化的生理机制

2.1.2动态血压变化的生理机制

2.2血流动力学弹性管模型的分析

2.2.1弹性管模型的回顾

2.2.2实用弹性管模型参数的生理意义

2.3运动负荷下心血管血流参数动态模型的介绍

2.3.1运动负荷下实用弹性管模型参数的变化

2.3.2动态模型参数机理分析

第3章运动负荷实验的采集、检测系统

3.1系统的硬件构成

3.2系统的软件设计

3.3运动负荷下心血管机能检测系统

第4章运动负荷下血流参数检测实验与分析

4.1无损伤动态检测系统与实验说明

4.1.1检测系统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4.1.2实验设备

4.1.3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4.1.4实验方法及步骤

4.2血流参数检测实验

4.2.1实验对象

4.2.2实验过程

4.3实验波形分析与处理

4.3.1实验波形分析

4.3.2实验波形处理

4.4结合两种脉搏波波形系数K与K'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受试者进行4种类型的划分

4.4.1桡动脉压力脉搏波波形系数与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波形系数的关系

4.4.2四种类型人的划分

4.4.3主要类型人的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分析

4.5运动负荷下血流参数主成分比例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运动负荷下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和桡动脉压力脉搏波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变化关系.该论文运用运动负荷下心血管血流参数动态模型理论,对两种脉搏波在运动负荷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关系,以及心血管血流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运动负荷实验采用自行车功量计模拟不同的运动负荷,通过无损伤动态检测系统检测运动负荷下两种脉搏波的动态变化.根据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波形系数K'和桡动脉压力脉搏波波形系数K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对44名实验数据有效的受试者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分为4种类型,并对其中主要的3种类型受试者运用血流参数动态模型理论进行了心血管机能分析.根据主成分理论,绘制了运动负荷下的主成分比例图.另外发现了运动负荷下,指端容积血流脉搏波幅值变化与桡动脉压力脉搏波有较大差别,容积脉搏波对负荷的反应相对桡动脉脉搏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