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空间形态研究
【6h】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空间形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乡土建筑研究深化的要求

1.1.2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要求

1.1.3草原居住环境变化的要求

1.1.4新时期草原住居发展的要求

1.2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

1.2.1研究范围

1.2.2相关概念

1.3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研究方法

1.3.3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4.1蒙古族文化相关研究

1.4.2草原文化相关研究

1.4.3草原住居相关研究

1.5本章小结

第2章国内外典型帐篷住居空间形态

2.1世界典型帐篷住居空间形态

2.2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居——蒙古包

2.2.1蒙古包的起源、演变及类型

2.2.2蒙古包的物质空间

2.2.3蒙古包的精神意义

2.2.4蒙古包的特征

2.4.5蒙古包的不足

2.3本章小结

第3章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实证研究

3.1实地调研概况

3.1.1地理与气候条件

3.1.2资源与能源条件

3.1.3人口与民族特征

3.1.4生产与生活特征

3.1.5政策法规

3.2不同生产组织形式下的现代住居类型及组合方式

3.2.1全职牧民自主经营式

3.2.2全职牧民雇佣协作式

3.2.3全职牧民受雇服务式

3.2.4兼职牧民雇佣协作式

3.2.5兼职牧民寄养委托式

3.2.6转产牧民另辟蹊径式

3.3现代住居类型及组合方式的特征

3.3.1生产组织的决定性

3.3.2选择使用的季节性

3.3.3汉式房屋的科学性

3.3.4宗教显现的淡化性

3.3.5蒙汉文化的融合性

3.3.6能源使用的生态性

3.4本章小结

第4章草原蒙古族牧民的未来住居

4.1未来住居的发展方向

4.1.1现代固定住居——汉式房屋的普及

4.1.2传统移动住居——蒙古包的共生

4.1.3新兴移动住居——移动板房的推广

4.2现代固定住居的改善设计

4.2.1现代固定住居存在的问题

4.2.2现代固定住居的设计要素

4.2.3现代固定住居的概念设计

4.3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住居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资料调研和实地调研对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空间形态进行研究。本论文以草原蒙古族牧民住居的“昨天——今天——明天”为研究纵贯线,分四部分对其“昨天”的住居进行了梳理总结、“今天”的住居进行了分类归纳、“明天”的住居进行了预测判断。其中,“今天”的住居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 第一部分为绪论,为论文研究的铺垫。此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为国内外典型帐篷住居空间形态,是“昨天”的住居。此部分包括世界典型帐篷住居空间形态、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居——蒙古包两部分内容。着重对蒙古包的起源、演变、类型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通过解析其物质空间与精神意义,掌握了草原蒙古族牧民传统住居蒙古包的四个特征——结构的科学性、结构的艺术性、生产的适应性、能源的生态性,两个不足——功能空间的交叉、个人空间的缺失,为后面的研究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为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实证研究,是“今天”的住居。此部分对11个调研实例情况进行了分类归纳,从草原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的角度将草原蒙古族牧民的现代住居分为“全职牧民自主经营式”、“全职牧民雇佣协作式”、“全职牧民受雇服务式”、“兼职牧民雇佣协作式”、“兼职牧民寄养委托式”、“转产牧民另辟蹊径式”六种类型。并分析总结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空间形态具有“生产组织的决定性”、“选择使用的季节性”、“汉式房屋的科学性”、“宗教显现的淡化性”、“蒙汉文化的融合性”、“能源使用的生态性”六个特征。 第四部分为草原蒙古族牧民的未来住居,是“明天”的住居。基于对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向的推断及对草原蒙古族牧民现代住居的空间形态分析,笔者预测“现代固定住居——汉式房屋的普及”、“传统移动住居——蒙古包的共生”、“新兴移动住居——移动板房的推广”将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未来住居空间形态发展方向。另外,以调研实例为基础,分析现代固定住居在住居空间、住居形体、住居色彩三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草原牧民现代固定住居的设计要素。同时,对调研中的6例固定住居实例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造设计建议,并提出草原牧民固定住居的概念性设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