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安全评价研究
【6h】

基于驾驶员工作负荷的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安全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目标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驾驶工作负荷度与平面线形互动关系分析

2.1 驾驶员的工作负荷

2.1.1 驾驶工作负荷度

2.2 驾驶工作负荷度影响因素分析

2.2.1 驾驶行为的影响

2.2.2 驾驶行为特性和驾驶工作负荷的互动关系

2.3 平面线型构成

2.3.1 平曲线构成

2.3.2 平曲线路段行车安全分析

2.4 驾驶工作负荷度评价方法

2.4.1 驾驶工作负荷度分类

2.4.2 分类阈值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验设计方案

3.1 试验方案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3.1.3 试验对象

3.1.4 试验方法

3.2 试验路段选择

3.2.1 山岭重丘区公路特征

3.2.2 试验路段

3.2.3 试验路交通安全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分析处理

4.1 公路平曲线线形划分

4.1.1 平曲线路段划分

4.2 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模型选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曲线模型建立

5.1 平曲线路段模型

5.1.1 特征值的选取

5.1.2 模型影响因素

5.1.3 小客车平曲线路段模型

5.1.4 货车平曲线路段模型

5.1.5 平曲线指标阈限建议值

5.2 模型的事故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平曲线指标的安全评价

6.1 平曲线安全评价建议

6.2 本章小结

结论与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今的以汽车行驶理论为依据的道路线形设计,更多的是基于汽车运动学和工程难易性方面的考虑,对驾驶员的心生理方面多为定性的考虑,道路线形设计可能不符合驾驶员心生理需求,增加了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本论文在分析现有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应用目前经典的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行为学、工程心理学等理论,实验分析道路线形条件对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从驾驶员行车工作负荷度的角度出发,研究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和平直路段线形设计指标的安全性。
   本论文是基于驾驶员行车过程中对道路线形条件的认知过程、驾驶工作负荷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室外道路进行了实际行车试验,详细分析了平曲线路段构成要素中对驾驶工作负荷度产生影响的因素,论述了平曲线路段行车过程中驾驶工作负荷度与道路线形条件的关系,并依此选择了本研究试验数据的代表值;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影响驾驶工作负荷度的平面线形要素。分别建立了平面线形路段的小客车和大货车驾驶工作负荷度与道路平曲线线形要素的关系模型。根据驾驶员的主观感受评价,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所得驾驶工作负荷度变化规律以及所建立的关系模型,针对小客车和大货车分别提出平曲线半径设置的建议值。并通过分析试验路段事故数据,可知平曲线路段上事故多发生在设计极小半径的平曲线路段上,更好地验证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