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K蛋白在烧伤大鼠骨骼肌对罗库溴铵抵抗时乙酰胆碱受体改变中的作用
【6h】

ERK蛋白在烧伤大鼠骨骼肌对罗库溴铵抵抗时乙酰胆碱受体改变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方法与材料

2.1材料与仪器

2.2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

2.3 肌肉张力实验

2.4 通过RT-PCR检测胫骨前肌γ-AchR亚基和ε-AchR亚基的表达水平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3.1 大鼠基本状况

3.2 大鼠胫骨前肌湿重比的变化

3.3 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比较

3.4 RT-PCR检测骨骼肌细胞AchRγ亚基mRNA的表达水平

3.5 RT-PCR检测骨骼肌细胞AchRε亚基mRNA的表达水平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综述:肌松药在危急重症患者应用的药效学研究进展

附录B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C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烧伤、神经元损伤以及其它危重疾病会导致骨骼肌失神经支配样改变,失神经支配可导致非去极化肌松药药效降低,即出现非去极化肌松药抵抗的现象。对非去极化肌松药产生抵抗主要是由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数量上调,但是失神经支配样改变导致乙酰胆碱受体上调的具体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现有研究证明 Ras/ERK通路是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表达过程的重要通路, Ras/ERK蛋白的激活会引起乙酰胆碱受体各个亚基表达上调。本文主要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在烧伤大鼠骨骼肌对罗库溴铵抵抗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烧伤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抵抗寻找作用靶点提供支持。
  方法:
  30只SPF级SD大鼠,成年雄性,体重230~250g,9~10周龄,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10):对照组、烧伤组和烧伤加ERK1/2抑制剂U0126组。热固体烫伤法对大鼠烧伤模型进行制备,大鼠以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剃去胫骨前肌表面体毛,以95℃热铜块按压于右侧胫骨前肌表面皮肤,持续12s。烧伤加U0126组腹腔注射15mg/kg U0126,对照组和烧伤组注射等体积DMSO连续注射7天。第7天取双侧胫骨前肌,采用肌张力实验绘制浓度-效应曲线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RT-PCR法检测胎儿型乙酰胆碱受体γ亚基和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亚基的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烧伤组骨骼肌细胞AchRγ亚基mRNA表达上调,IC50增加(P<0.05);与烧伤组比较,烧伤加U0126组骨骼肌细胞AchRγ亚基mRNA表达下调,IC50减小(P<0.05)。3组骨骼肌AchRε亚基mRNA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ERK蛋白参与了烧伤大鼠骨骼肌对罗库溴铵抵抗的过程,ERK蛋白的激活可导致胎儿型乙酰胆碱受体上调,引起骨骼肌对罗库溴铵的抵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