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战后东南亚安全制度的发展与澳大利亚地区安全政策的演变
【6h】

二战后东南亚安全制度的发展与澳大利亚地区安全政策的演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分析框架

(一) “安全政策”概念内涵

(二) “安全制度”概念内涵

(三)本文分析框架

五、研究问题及核心假设

(一)研究问题

(二)核心假设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东南亚在澳大利亚安全中的重要性

一、东南亚的地缘区位对澳大利亚安全的重要性

(一)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二)重要的战略缓冲区

(三)二战的影响深化澳对东南亚的地缘认识

二、东南亚经济社会对澳大利亚安全的重要性

(一)东南亚日益成为澳对外贸易的重要目的地

(二)相异的社会文化提升澳大利亚的安全关注度

本章小结

一、东南亚地区安全制度的缺失

(一)民族解放运动与殖民势力的对抗

(二)大国地区竞争与博弈

(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分歧与斗争

二、澳大利亚对东南亚地区的认知判断

(一)将东南亚视作“威胁”

(二)调整澳大利亚传统防务观念

(三)东南亚地区防御部署是保障澳大利亚安全的关键

三、以防御为基础的地区安全政策

(一)地区防御政策的目标

(二)依赖大国提供安全保障

(三)积极参与集体安全与对话组织

(四)援助东南亚地区的“友好”国家

本章小结

一、东南亚地区安全制度的初建

(一)地区安全制度建立的背景

(二)地区安全合作组织的建立

(三)地区安全原则与规范的创立

(四)地区安全制度的局限性

二、澳大利亚对东南亚地区的认知判断

(一)将东南亚视作“安全风险”

(二)提升澳大利亚在东南亚安全事务中的独立性

(三)助力东南亚地区各国发展

三、“自助安全”指导下的地区接触政策

(一)地区接触政策的目标

(二)注重澳大利亚自身能力发挥

(三)维持同大国的盟友关系

(四)发展同东南亚各国的广泛接触

本章小结

(一)冷战结束为地区安全制度的发展带来机遇

(二)地区各国就保障东南亚安全达成共识

(三)地区安全制度的不断完善

(四)跨地区安全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澳大利亚对东南亚地区的认知判断

(一)将东南亚视作“伙伴”

(二)通过“融入亚洲”来保障澳大利亚安全

三、合作安全指导下的安全政策

(一)为国家发展与繁荣提供稳定的周边环境

(二)谋求地区化的安全合作

(三)拓展安全关注的范围

本章小结

第五章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地区安全制度联系的深化与“安全共同体”政策(2013年以来)

一、澳大利亚与东南亚地区安全制度联系的深化

(一)共同利益更加明晰

(二)地区安全制度认同的增加

(三)地区安全互动层次提升

二、澳大利亚对东南亚地区的认知判断

(一)将东南亚视作“安全共同体”

(二)不以武力解决矛盾与分歧

(三)寻求在地区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构筑面向“安全共同体”的地区安全政策

(一)推进“基于规则”的地区安全秩序建设

(二)实现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网络化

(三)拓展安全关注区域从“亚太”到“印太”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鲁鹏;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国际关系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韦红;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