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湾华语“V起来”之探究
【6h】

台湾华语“V起来”之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起来”的本体研究

1.4.2 台湾华语本体研究

1.4.3 两岸华语对比研究

1.4.4 闽、客方言中补语“起来”的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与步骤

1.5.2 语料来源

2 台湾华语“起来”的语法意义

2.1 表趋向义的“起来”及动词语义特征

2.1.1 具体方向

2.1.2抽象的趋向义

2.2 表完成义的“起来”及动词语义特征

2.2.1 “起来”表示使动作结果固定义

2.2.2 “起来”表示与附着物脱离义

2.2.3 “起来”表示抽象的完成义

2.3 表时体义的“起来”及动词语义特征

2.4 表情态义的“起来”及动词语义特征

3 台湾华语“V起来”的特殊句法表现

3.1 “起来”与受事的位置关系

3.2 “起来”的离析使用情况

3.3 “V1起来V2”格式

4 台湾华语“V起来”与其他相关格式比较

4.1 “V起来”与“V住”对比

4.2 “V起来”与“V上”对比

4.3 “V起来”与“V下来”对比

4.3.1 完成义

4.3.2 脱离义

4.4 “V起来”与“V出来”对比

5 台湾华语“V起来”的形成缘由

5.1 闽、客方言的影响

5.1.1 台湾社会的多元语言背景

5.1.2 闽南话中的“V起来”

5.1.3 客家话中的“V起来”

5.1.4 台湾华语对闽、客方言的移借

5.2 空间认知与视角选择

6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展开▼

摘要

台湾华语中的“V起来”结构在动词的搭配和语义的表现上与普通话中的“V起来”有所不同。本研究立足于所收集的台湾华语语料,对台湾华语中趋向补语“起来”的语义及句法特征进行全面描写,并适时辅以与普通话“起来”的对比。  首先,研究“V起来”结构的语法意义和动词语义特征,基于前人的分类梳理出台湾华语趋向补语“起来”的四类语法意义,分别是趋向义、完成义、时体义和情态义,并在每个语义分类下详细考察与“起来”搭配的动词类型及特点。其中完成义下的次类脱离义是台湾华语中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提出这一特殊语义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  其次,研究台湾华语“V起来”结构在句法上的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别是宾语的位置,“起来”与离合词搭配时的离析情况,以及台湾华语所特有的“V1起来V2”格式的具体表现。  再次,将“V起来”格式分别与“V住”“V上”“V下来”和“V出来”在完成及结果意义方面进行对比,详细分析语义上的差异。  最后,探究台湾华语“V起来”特殊语义的形成原因,从语言接触角度分析台湾闽南话和客家话对台湾华语“V起来”结构的影响,以及从认知角度对台湾华语“V起来”结构与普通话“V起来”相异的特征进行解释。

著录项

  • 作者

    陈紫璇;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曾毅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台湾华语,趋向补语,语义分析,句法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