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
【6h】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的虚词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虚词本体研究现状

1.4.2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现状

1.4.3虚词学习辅导用书研究现状

1.5 研究对象

1.5.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情况介绍

1.5.2《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情况介绍

1.5.3《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情况介绍

1.5.4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及可比性

1.6 研究方法

2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性质、类型与编写体例

2.1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性质特点

2.2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类型

2.3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常见编写体例

3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选取情况对比

3.1《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

3.1.1《201例》虚词选取情况分析

3.1.2《实用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分析

3.1.3《对外汉语语法》虚词的选取情况分析

3.1.4《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3.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1-6级)》中虚词收录情况

3.2.1《词汇与汉字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分析

3.2.2《新HSK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分析

3.2.3《词汇与汉字大纲》和《新HSK大纲》中虚词收录情况对比分析

3.3 《201例》《实用语法》《对外汉语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3.3.1《201例》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3.3.2《实用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3.3.3《对外汉语语法》和《新HSK大纲》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3.3.4三部参考书与《新HSK大纲》的虚词选取情况对比分析

4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释义情况对比

4.1释义内容对比分析

4.2释义模式对比分析

4.3释义语言对比分析

5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示例情况对比

5.1示例数量对比分析

5.2 示例类型对比分析

5.3 示例语句对比分析

6 三部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虚词配套练习情况对比

6.1配套练习题量对比分析

6.2配套练习题型对比分析

7 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需求分析与建议

7.1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使用需求问卷调查设计

7.1.1调查目的

7.1.2调查对象

7.1.3调查方法

7.1.4调查结果与分析

7.2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建议

7.3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中虚词编写示例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汉语虚词意义比较抽象,用法灵活、复杂,是外国学习者学习和使用时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前贤们编写了一些适合外国学习者使用的参考书,并对易出现偏误、易混淆的虚词进行了讲解,目前关于这类参考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目前发行量大、发行范围广的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为例,以其中的虚词编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三部参考书虚词的编写类型和编写体例、虚词的选取、虚词的释义、虚词的示例以及虚词的配套练习,总结出三部参考书中虚词的编写特点。  在虚词的编写体例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目前已出版的对外汉语语法学习参考书的编写类型、特点、体例,初步归纳出参考书的编写特点;在虚词的选取方面,主要将三部参考书中虚词的选取类型、选取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三部参考书虚词选取是否合适,最后对三部参考书虚词的选取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虚词的释义方面,主要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的内容、模式、语言,并总结出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的特点,最后对虚词释义提出相应的建议;在虚词示例方面,主要统计并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虚词释义示例的数量、类型以及示例的语句,旨在考察虚词示例数量合适与否、示例类型丰富与否、示例语句合适与否;在虚词的配套练习方面,主要统计并对比分析了三部参考书的练习数量、练习题型,并对练习题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其题型与语法点讲解的对应程度。  最后,本文从虚词的编写体例、选取、释义、示例、配套练习等几个方面对外国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分析研究,给对外汉语虚词学习参考书的编写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明确参考书使用对象的需求;第二,加强参考书编写体例的针对性、实用性;第三,选取常用的虚词;第四,注重虚词释义内容、语言的简单性、通俗性;第五,加强虚词释义模式的直观性;第六,重视虚词释义示例的生活化、交际性;第七,注重虚词释义配套练习的多样性。同时,根据以上建议,尝试编写了虚词学习参考书的条目样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