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来华华裔留学生的《中级华文》教材适用性分析
【6h】

面向来华华裔留学生的《中级华文》教材适用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问卷调查

1.3.3 个别访谈

1.3.4课堂观察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华文教材的编写研究

1.4.2 教材的适用性研究

1.5《中级华文》概况

1.5.1 编写理念和编写原则

1.5.2 编写体例

1.6 调查对象的分析

1.6.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6.2 调查设计

2.课文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2.1 课文设置分析

2.1.1课文题材与内容

2.1.2课文篇幅与句长

2.1.3课文难度

2.1.4 课文特点

2.2 课文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2.3 课文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2.3.1调整课文的教学顺序

2.3.2 降低个别课文的理解难度

3.生词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3.1 生词设置分析

3.1.1生词总量和每课生词量

3.1.2生词与课文篇幅比

3.1.3生词释义

3.1.4生词等级

3.1.5 生词设置的特点小结

3.2 生词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3.3 生词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3.3.1 提高生词释义的可理解性

3.3.2 增补HSK中级词汇

3.3.3 改变“词义辨析”中易混淆词的遴选标准

4.练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4.1 练习设置分析

4.1.1 练习题量与题型

4.1.2 练习内容

4.1.3 练习层次

4.1.4练习能力

4.1.5练习设置的特点小结

4.2 练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4.3 练习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4.3.1 提高“趣味汉语”的有效性

4.3.2 增加针对主课文的篇章训练

4.3.3 增加汉字练习

5.文化要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5.1 文化要素设置分析

5.1.1 文化要素的内容

5.1.2 文化要素的时段取向

5.1.3 文化要素设置的特点小结

5.2 文化要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5.3 文化要素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5.3.1 增加交际文化的内容

5.3.2 提高个别文化点滴的可读性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使用者作为教材的直接体验者,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评价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总结了《中级华文》教材的特点,分析了教材的适用与不适用之处,并提出相关的使用建议与策略。  教材的特点表现在引入了独特的华人华侨元素,设置了较高的课文难度系数以追求华人学华文的高效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道德品格。  教材的适用性体现在课文的主题丰富多样,课文的篇幅长度适中,每课生词量合理,生词的释义方式多样,练习的比例均衡,文化内容贴近留学生的生活等方面。  此外,教材也存在部分课文难度较高、成语释义不够清晰、选出来的易混淆词并不适用等不适用之处。本文提出了改写、增加与课文话题相关的交际文化等调整和使用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