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元素肾脏证候特点研究
【6h】

张元素肾脏证候特点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20余年来,证候源流角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张元素为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证候体系在中医证候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本课题运用文献、理论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分析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的渊源、对后世的影响和相关评价。并简要探讨其产生原因、分析其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以从一个角度反映张元素学术思想作为中医证候学说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意义。上述研究以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为重点。  1.张元素肾藏证候与现代肾藏证候比较的特点:  (1)张元素肾藏证候中,实证占更重要的地位。  (2)张元素肾藏证候较粗略,证候名称有只有肾藏病位而无病性者。  (3)张元素肾藏证候有肾血虚证。  (4)与现代肾阴虚证比较,张元素的肾水阴虚证在很大程度上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以知母、黄柏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而知母、黄柏的功效主要与其寒性有关。  2.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特点的渊源分析:  (1)张元素肾水阴虚证的特点在形式上与其将《素问·脏气法时论》的“苦、欲、补、泻”论述落实到具体的药物上有关。  (2)从代表性本草著作看,在张元素之前未见知母、黄柏有治疗’肾水阴虚证功效的相关文字,所以推测以知母、黄柏为主治疗肾水阴虚证,是张元素首先提出的。  3.张元素有关肾水阴虚证的观点在后世的影响:  3.1受张元素较直接影响的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的观点。  2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3人都基本接受了张元素有关肾水阴虚证的观点。  3.2金至民国医家对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等“知母、黄柏补阴”观点的看法。  可分为同意的和有不同意见的两类。  3.3当代对“知母、黄柏补阴”观点的看法:  当代对“知母、黄柏补阴”的观点是不强调的。  4.张元素肾藏证候的上述特点,应是源于宋金时期证候学说的发展仍具有初步性。  由于证候学说发展的初步性:  4.1临床经验的积累尚不系统,所以证候学说的形成尚需借助引入五行学说、运气学说等。因此张元素证候也多呈脏器之间对应的形式。从而使张元素肾藏证候中有更多的实证,以及有肾血虚证。  4.2证候学说较为初始,所以“粗”而不“细”。因此张元素肾藏证候较粗略,病性尚欠分化,证候名称有只有肾藏病位而无病性者。  4.3证候学说较为初始,所以张元素在肾水阴虚证的理解和把握上,以“寒”这一具体、简单的属性代替“水”、“阴”这些抽象、复杂的属性,因而以“寒不足”代替“水不足”、“阴不足”。  5.张元素肾藏证候特点对现代证候学说的意义:  张元素肾藏证候的上述特点和产生原因,提示现代研究中医证候学说:  (1)应有发展的观点,不可把数千年的资料等同视之。  (2)应有全面的观点,对古代的证候不可简单地按字面意义理解,而应根据其在当时整个证候体系中的位置以及所代表的临床信息(病因、症状表现、治疗方药等)准确了解其内涵。  6.本研究的创新点:  张元素的证候体系在中医证候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对后世的临床实践有一定的影响。对张元素学术思想中证候特点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弥补目前对张元素证候学说方面研究的不足,完善对中医证候学说发展历史的认识,为现代证候学说提供借鉴。

著录项

  • 作者

    郭雨晴;

  •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小野;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肾藏证候,张元素,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