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务工距离对农地转出的影响研究:作用机理与实证分析
【6h】

务工距离对农地转出的影响研究:作用机理与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务工距离的概念界定

2.1.2 农地转出的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2.1 务工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

2.2.2 务工距离对农户与地区的影响研究

2.2.3 非农就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研究

2.2.4 文献述评

2.3 理论分析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劳动力迁移理论

2.3.3 影响机制分析

2.3.4 研究假设

2.4本章小结

3 务工距离与农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3.1 农民工务工距离现状

3.1.1 农民工务工距离的变化历程

3.1.2 农民工务工距离的地区差异

3.2 农地流转现状

3.2.1 农地流转的发展历程

3.2.2 农地流转的地区差异

3.3 本章小结

4 影响效果差异的实证分析

4.1 效果差异研究的实证设计

4.1.1 效果差异研究的模型设定

4.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4.1.3 效果差异研究的变量说明

4.2 基准回归估计

4.3 多值处理效应估计

4.3.1 务工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4.4 稳健性检验

4.4.1 剔除成员务工距离不唯一的家庭样本

4.4.2 务工距离对农地转出面积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影响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5.1 作用机制研究的实证设计

5.1.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5.1.2 作用机制研究的变量说明

5.2 外出务工、务工收入与农地转出

5.2.1 外出务工影响农地转出的机制检验

5.2.2 外出务工影响农地转出机制的稳健性检验

5.3 省外务工、家庭分工与农地转出

5.3.1 省外务工影响农地转出的机制检验

5.3.2 省外务工影响农地转出机制的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因地制宜地有序引导农地流转

6.2.2 深入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6.2.3 鼓励农村劳动者在本省范围内务工

6.2.4 着力解决跨省务工农户在市民化过程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约束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农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的体制障碍不断被破除,农户家庭在务工距离与农地转出选择上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因此值得思考的是,务工距离是否对农地转出存在差异化的推动效果?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答好这些问题,有利于明确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农村劳动者的流动趋势,有益于推进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有序发展。对此,本文首先从农地的资产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并利用宏观层面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务工距离、农地流转的发展变化历程与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之上,基于大样本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多值处理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务工距离影响农地转出的效果差异以及其中的作用机理,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务工距离对农地转出存在差异化的推动效果。相较于纯务农家庭而言,省内务工对于农地转出的推动效果最强,省外次之,本乡镇最弱。在有效解决了农户家庭务工距离自选择的内生性问题,并验证了其务工距离确定原则有效性的基础之上,这一效果差异仍然显著。  第二,外出务工对农地转出的推动效果强于本地务工,其中的原因在于,外出务工通过增加务工收入,弱化了农地的资产属性。与本乡镇务工的农户家庭相比,外出务工家庭的务工收入相对较高,更容易驱动农户家庭成员进一步乃至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进而强化了对于农地转出的推动效果。这也表明,农户家庭对于农地的处置态度,首先是取决于农地资产属性的强弱。  第三,省外务工对农地转出的推动效果弱于省内务工,其中的原因在于,省外务工更容易采用家庭分工的方式来维系农业生产经营,强化了农地的社会属性。同样属于外出务工,省外务工农户更容易面临公共服务的缺位与文化习俗的差异,更容易追求生存机会的最大化与家乡社会关系的有效维护,也因此更倾向于采用代际或性别分工的方式来维系农业生产经营,保障今后可能回流的顺利进行。  对此,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发展,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首先应当以因地制宜的原则来引导农地有序流转,将农户家庭的务工距离、村内农民工整体的务工距离作为政策制定的标准之一。其次,要有侧重地提高不同地区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与就业质量。具体而言,要深入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更多的本地务工机会;鼓励农村劳动者在省内务工,畅通其在本省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着力解决跨省务工农户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高其生活与生产的稳定程度,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