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演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演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扶贫

2.1.2 旅游扶贫的经济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投入产出理论

2.2.2 效率理论

2.2.3 空间计量回归理论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研究方案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数据来源

3.4 研究方法

3.4.1 DEA(数据包络分析)及MI指数分析

3.4.2 二维象限阵分类

3.4.3 空间计量回归

4 实证分析

4.1 时间尺度分析

4.1.1 DEA数据包络分析

4.1.2 MI指数分析

4.2 二维象限分类及旅游扶贫模式探讨

4.2.1 效率形态分类

4.2.2 旅游扶贫模式探讨

4.3 空间尺度分析

4.3.1 产出角度效益空间分异

4.3.2 投入产出角度效益空间分异

4.4 空间计量回归分析

4.4.1 模型假设的提出

4.4.2 回归分析

5 问题与对策

5.1 三峡库区旅游扶贫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1.1 地方政府对于库区旅游的开发、运营和监管提升空间巨大

5.1.2 库区旅游扶贫特色不够显著,整合效应不强

5.1.3 跨区域旅游发展联动机制尚未健全

5.1.4 居民生产生活与景区发展的融合程度有待加强

5.2 库区旅游扶贫宏观环境提升的建议与措施

5.2.1 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规范运营与监管机制

5.2.2 加大库区旅游发展品牌建设力度,树立旅游品牌意识

5.2.3 建立健全库区旅游跨区域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5.3 库区不同类型区县旅游扶贫事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5.3.1 潜力型区县实施产业借力发展模式

5.3.2 发展型区县实施旅游产业战略联盟发展模式

5.3.3 成熟型区县实施政企社合作发展模式

5.3.4 衰落型区县实施对点帮扶发展模式

6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旅游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无烟工业”,已在国内外众多的旅游扶贫实践基地取得了丰硕成果。基于三峡库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扶贫实践已在库区取得初步成果,但其扶贫效率研究尚需深入。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出三峡库区2011-2016年旅游扶贫的绝对经济效率,将绝对经济效率同曼奎斯特指数相结合,测算出各个区县旅游扶贫效率相对于前一年的变化,即相对效率。分别取绝对效率的中位值和相对效率的1作为二维指标将所有区县按数据表现开展分类,分别为潜力型区县、发展型区县、成熟型区县、衰退型区县,并进一步依据四种分类的特点提出相对应的发展模式。最后使用ARCGIS软件对各个区县的数据表现展开可视化处理。研究发现:潜力型区县适宜采用产业借力发展模式,发展型区县适宜采用旅游产业战略联盟发展模式,成熟型区县适宜采用政企社合作模式,衰退型区县适宜采用对点扶持模式;无论是从纯产出效益角度还是从投入产出效益角度,三峡库区旅游扶贫效率都会呈现出层次分级的状态,并出现重庆主城、万州区、夷陵区三个旅游发展高地,而整体旅游扶贫效率则随着时间推移出现较快的发展。通过对比2011、2014、2016年的库区旅游综合效率分布格局,发现其空间分布格局均是以重庆主城、万州区、夷陵区为核心的旅游组团,库区整体呈现出两端偏高、中间偏低的发展态势,并持续保持稳定。  研究进一步建立库区旅游发展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分别测算人均GDP、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第三产业占比、财政支出对于旅游扶贫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财政支出对于旅游扶贫效率有正向影响,其中人均GDP影响最大,旅游综合收入,旅游人数对旅游扶贫效率的提升有负面影响。其原因在于:库区旅游发展虽已取得部分基础,但整体产业暴露出的旅游产品及服务品牌力不强、高附加值产业领域少、区域合作尚需加强、扶贫导向不够明确等问题仍不容小视。对此,深挖地区资源潜力,加大市场营销力度,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开展跨区域合作成为当前乃至往后库区旅游发展的重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