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6h】

重庆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区域发展的基本背景

1.1.2 重庆区域发展基本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已有研究

1.3.2 国内已有研究

1.3.3 总结

1.4 研究方法

1.4.1 比较分析法

1.4.2 规范分析法

1.4.3 实证分析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2.1.2 科学发展观

2.1.3 区域系统论

2.2 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基础

2.2.1 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学理论

2.2.2 区域分工理论

2.2.3 空间结构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经验借鉴

3.1 国内经验

3.1.1 广东

3.1.2 湖北

3.1.3 湖南

3.1.4 江西

3.1.5 总结

3.2 国外经验

3.2.1 美国

3.2.2 欧盟

3.2.3 日本

3.2.4 德国

第四章 主体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4.1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主要作用

4.1.1 空间均衡作用

4.1.2 按资源承载能力开发作用

4.1.3 生态产品的作用

4.1.4 调整空间结构作用

4.1.5 控制开发强度作用

4.2 区域协调发展特征

4.2.1 区域协调的综合性

4.2.2 区域协调的相对性

4.2.3 区域协调的动态性

4.3 主体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

4.3.1 区域经济之间的要素流通

4.3.2 区域经济的产业分工

4.3.3 区域问的经济差距

4.3.4 区域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

4.3.5 整体的发展效率

第五章 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1 重庆“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5.1.1 五大功能区的提出与划分

5.1.2 五大功能区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

5.1.2 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现状

5.1.3 小结

5.2 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5.2.1 构建指标体系

5.2.2 权重的确定

5.2.3 指标的解释

5.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的计算方法

5.3.1 区域经济要素流通

5.3.2 区域经济产业分工

5.3.3 区域经济差距

5.3.4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

5.3.5 综合评价模型

5.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

5.4.1 区域经济要素流通

5.4.2 区域经济产业分工

5.4.3 区域经济差距

5.4.4 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

5.4.5 整体发展效率

5.4.6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

5.4.7 小结

5.5 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

5.5.1 五大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数据反应的问题

5.5.2 五大功能区划分在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策建议

6.1 政府力量推动五大功能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

6.1.1 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缩小区域差异

6.1.2 出台产业支持政策,优化产业布局

6.1.3 财政优惠政策,促进区域资金平衡

6.1.4 人口政策引导,促进人口聚集

6.1.5 考核指标差异化,促进行政区域特色发展

6.2 市场力量推动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2.1 推动区域分工,促进功能区优势产业发展

6.2.2 形成区域共同市场,提高要素流动性

6.2.3 将生态产品纳入市场范畴,促进限制开发区域发展

6.3 社会力量推动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3.1 完善信息的知情和表达机制

6.3.2 完善公众监督机制

6.3.3 完善追究责任机制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区域经济要素流通得分表

附录二、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得分表

附录三、区域经济差异得分表

附录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得分表

附录五、区域整体效率得分表

附录六、区域经济协议发展总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近几年区域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在我国表现的尤为突出。由于自然资源、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制度文化等要素享赋不同,东、中、西地带之间,省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状况十分不均衡。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成为当前发展价值追求的背景下,区域协调发展引起学者的广泛注意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的理解,总结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三个特性即综合性、相对性、动态性;通过主体功能区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研究,总结出体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基本理念,结合二者探讨主体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并依此为依据建立评价重庆五大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型。并以1997年—2012年为时间轴,以五大功能区为区域划分标准,对重庆区域协调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我国以及重庆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两个层面对能够支撑文章的理论进行了梳理。  第三章列举了国内外主要城市践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经验和思路。  第四章为主体功能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通过对第二章基础理论的梳理和研究,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性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几个作用,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得出结论,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的运行机理包括: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区域分工、区域差异、区域要素协调以及区域整体发展效率,为下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  第五章开始进行本文的实证部分,首先对重庆五大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的描述,其次对重庆五大功能区经济现状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对比,而后以第四章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为基础,得出评价五大功能区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数据结果,分析问题所在。  第六章是结论以及政策建议,针对第五章提出的问题。本文分政府调控、市场运行、社会监督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