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盈余平滑、资本管理和信号传递: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影响
【6h】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盈余平滑、资本管理和信号传递:我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贡献

2.文献综述

2.1 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平滑

2.1.1 国外文献回顾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贷款损失准备与资本管理

2.2.1 国外文献回顾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贷款损失准备与信号传递

2.3.1 国外文献回顾

2.3.2 国内研究现状

3.制度背景

3.1 贷款损失准备概念界定

3.2 我国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

3.2.1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3.2.2 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规定

3.2.3 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规定

3.3 国际银行监管政策变迁和我国引入巴塞尔协议Ⅲ的政策变革

4.假设提出

4.1 贷款损失准备的预期损失效应

4.2 贷款损失准备与盈余平滑

4.2.1 贷款损失准备盈余平滑效应的存在性

4.2.2 全国性银行和非全国性银行盈余平滑程度的差异

4.2.3 上市对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平滑盈余程度的影响

4.2.4 发行债券对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平滑盈余程度的影响

4.2.5 银行监管变革对盈余平滑程度的影响

4.3 贷款损失准备与资本管理

4.3.1 贷款损失准备资本管理效应的存在性

4.3.2 政策变革对贷款损失准备资本管理效应的影响

4.4 贷款损失准备与信号传递效应

5.样本、数据和研究设计

5.1 样本期间、数据来源和样本分布

5.2 银行经营指标的行间比较和变化趋势

5.2.1 样本总量经营指标分析

5.2.2 经营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

5.2.3 基于银行类型、上市情况以及发债情况不同的分组分析

5.3 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6.实证分析

6.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相关性分析

6.3 回归分析

一、检验贷款损失准备的预期损失效应、盈余平滑、资本管理和信号传递效应存在性

二、检验银行类别、上市情况、发债情况对银行盈余平滑程度的影响

三、进一步检验上市情况对银行盈余平滑程度的影响

四、检验政策变革对银行盈余平滑、资本管理程度的影响

6.4 实证结论总结

6.5 稳健性检验

7.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二、做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同时,更要强化对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水平和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

三、关注同行政类别银行间的银行异质性,按照同质同类落实贷款损失准备的差异化监管

四、强化贷款拨备的动态监管机制,提升银行审慎经营水平的同时注重贷款拨备的会计属性,注重银行会计透明

五、推进非全国性银行和非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质量建设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贷款损失准备作为银行较大的一项应计项目,是管理层的一项重要决策。会计上,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依据谨慎性原则,强调反映真实的贷款价值;银行监管上,贷款损失准备被视为具有资本属性的预期信贷风险缓冲垫,旨在通过计提充足的准备提升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2008年金融危机后,针对以往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模式可能带来的加剧信贷顺周期波动的问题,贷款损失准备信贷风险缓冲的功能被充分突出,会计界和银行监管界均作出了相应改变: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修改为预期损失模型;银行监管机构加速推出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强调审慎监管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逆周期计提。中国自2009年被巴塞尔协会吸收为新成员,也陆续推出了以巴塞尔协议Ⅲ为框架的我国银行业的新监管标准。这一系列政策变革,势必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行为产生影响。  另外一方面,伴随着我国银行体系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更多银行通过上市、发行债券获得融资,由此带来的信息披露水平的改善、市场和监管约束的加强,使得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融入更多的管理层目的;同时,2018年银行监管放开了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两指标的监管红线,要求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的原则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差异化调整。这都促使本文对贷款损失准备影响因素中体现的银行间异质性的研究有了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对2007-2018年我国近190家银行数据,全面分析了上述政策变革、银行是否上市、发债情况以及银行性质对贷款损失准备主要自由裁量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当期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与下一期不良贷款的正相关关系不明显,当期计提不能有效预期下一期不良贷款的增加;各类银行中均有显著的贷款损失准备盈余平滑动机,并且在我国实施新监管标准后这种动机有明显加强趋势;上市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平滑盈余的问题,发行过普通金融债的银行平滑盈余的动机相比未发行过普通金融债的银行更强,银行性质对盈余平滑程度的影响不明显;没有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中有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资本管理的动机;贷款损失准备信号传递效应的检验,结果为与盈余平滑假设相符,即我国银行不存在通过本期多计提准备以传递未来业绩增长信息的信号效应。本文的研究不仅弥补了国内包含较全面数据的贷款损失准备影响因素实证类文献的空白,而且有利于银行完善自身风险管理机制,更为我国监管完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引导银行提升财务报表质量、监管遵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提供了学术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