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模态超声联合评分法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6h】

多模态超声联合评分法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3 检查仪器与试剂

4 检查方法

5 判断标准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病理类型

2 单一超声检查诊断结果

3 超声检查联合诊断结果

典型图片

讨论

1 超声检查的方法及原理

2 各项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检查中的价值

3 病理类型分析

4 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多模态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的应用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多模态超声联合评分法(BCST评分法)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诊治的女性乳腺病患者,年龄大于18周岁,经常规超声发现为非肿块型病变后,对此类患者行多模态超声联合检查(即常规超声BI-RADS(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分类、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及三维超声(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3DUS)),选取各种检查方法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评分标准,用本次研究设计的多模态超声联合评分法(简称为BCST评分法,BI-RADS&CEUS&SWE&3DUS)作为评判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标准(将4种超声检查方法分别计分,每种检查方法共计3分,四种检查方法的评分结果相加总分≥8分,考虑为恶性;<8分考虑为良性)。之后跟踪随访,收集到有完整病理资料者共115例,超声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结果(穿刺或术后病理)对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以病理情况为金标准。  结果:115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病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恶性42例,良性73例。比较其超声检查特征性指标:病灶的生长方式、形状、内部回声、血流分布、钙化情况、弹性模量和造影增强方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超声检查诊断结果为:①常规超声检查评判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灵敏度为62.1%,特异度为56.1%,诊断符合率为58.2%;②超声造影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7.0%,诊断符合率为75.6%;③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判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72.6%,诊断符合率为73.0%;④三维超声检查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73.9%,诊断符合率为73.0%。多模态超声联合评分法(BCST评分法)诊断结果:BCST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灵敏度为88.1%,特异度为91.7%,诊断符合率为90.4%。上述结果显示:①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超声诊断中,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三维超声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常规超声BI-RADS分类方法,但仍然不够理想;②采用BCST评分法能显著提高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效能。其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4种超声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在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及三维超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②多模态超声联合评分法优于单一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