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和静脉引流状态评估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患者预后的研究
【6h】

脑血管造影侧支循环和静脉引流状态评估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取栓术患者预后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意义和指导思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救治流程和治疗方案

(四)侧支循环评估

(五)静脉引流状态评估

(六)随访

(七)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一)患者总体临床特征

(二)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

(三)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

(四)侧支代偿状态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的关系

(五)术后静脉引流状态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的关系

(六)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预后模型建立与比较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脑血管造影评估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性卒中患者侧支代偿水平和机械取栓术后静脉引流状态,分析其与术后临床结局的关系,评估其判断预后的预测能力。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期间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MCA闭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侧支代偿根据美国神经介入治疗协会侧支循环分级系统(ACG)评定(0-4级);定义ACG0-1级为侧支代偿不良,2级为侧支代偿中等,3-4级为侧支代偿良好。对术后大脑中浅静脉(SMCV)、Labbé静脉(VOL)、Trolard静脉(VOT)和Rosenthal基底静脉(BVR)引流状况分别进行评估;引流状况分为“不显影”、“早期显影或延迟显影”和“正常显影”三个等级,分别赋分0、1、2分,计算四支浅表引流静脉复合评分(0-8分);定义复合评分0-4分为静脉引流不良,5分为静脉引流中等,6-8分为静脉引流良好。成功再灌注定义为mTICI2b或3级。不良预后定义为90天随访mRS评分>2分。分别分析侧支代偿状态和静脉引流状态与预后的关系,并建立急性MCA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评估其判断预后的能力。  研究结果:  共纳入188例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MCA闭塞患者。男性116例(61.7%),女性72例(38.3%),年龄为68.0(61.0,77.0)岁。其中,ACG0-1级28例(14.9%),2级99例(52.7%),3-4级61例(32.4%)。161例获得术后浅表引流静脉复合评分,其中,0-4分37例(23.0%),5分15例(9.3%),6-8分109例(67.7%)。176例(93.6%)患者术后达到mTICI2b/3级,51例(27.1%)发生出血转化,11例(5.9%)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随访90天不良预后率38.3%,死亡率9.0%。  (1)基线NIHSS评分[OR(95%CI):1.113(1.031,1.202),P=0.0062]、ACG分级[OR(95%CI):0.385(0.193,0.769),P=0.0068]、浅表引流静脉复合评分[OR(95%CI):0.642(0.499,0.825),P=0.0005]是机械取栓术后90天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取栓次数[OR(95%CI):1.493(1.054,2.115),P=0.024]是机械取栓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  (2)不良、中等、良好侧支代偿组三组之间血管再通率无显著差异,而术后出血转化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90天死亡率及不良预后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出血转化发生率:良好侧支代偿组低于中等和不良侧支代偿组(P<0.05),而中等和不良侧支代偿组之间无差异(P>0.05)。症状性颅内出血率:良好侧支代偿组低于不良侧支代偿组(P<0.05),但中等和良好侧支代偿组之间、中等和不良侧支代偿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90天死亡率:良好侧支代偿组均低于不良和中等侧支代偿组(P<0.05),而中等和不良侧支代偿组之间无差异(P>0.05);90天不良预后率:良好侧支代偿组均低于中等和不良侧支代偿组(P<0.05),中等侧支代偿组低于不良侧支代偿组(P<0.05)。在心源性栓塞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两种卒中亚型患者中,均显示侧支代偿等级越高,不良预后发生率越低,而其他原因型卒中患者中无显著差异。发病至穿刺时间<6h患者组,不同侧支代偿等级对应的不良预后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而发病至穿刺时间>6h患者组无明显差异。  (3)不良、中等和良好静脉引流状态组三组之间血管再通率和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症状性颅内出血率、90天死亡率及不良预后率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症状性颅内出血率:良好静脉引流组低于不良静脉引流组(P<0.05),但中等和良好静脉引流组之间、中等和不良静脉引流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90天死亡率:良好静脉引流组均低于不良和中等静脉引流组(P<0.05),而中等和不良静脉引流组之间无差异(P>0.05)。不良预后率:良好和中等静脉引流组均低于不良静脉引流组(P<0.05),而中等和良好静脉引流组之间无差异(P>0.05)。  (4)根据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2,敏感度83.0%、特异度66.3%,相比基线NIHSS评分、ACG分级和静脉引流复合评分单项预测指标具有更优的预后判断能力(P<0.01)。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脑血管造影评估侧支代偿和浅表静脉引流状态可评估急性MCA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预后。基于NIHSS评分、ACG分级、静脉引流复合评分建立的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模型对机械取栓术预后不良具有更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指导血管内治疗术中治疗策略调整和术后个体化管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