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证分析--以A省行政检察实践为素材
【6h】

我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证分析--以A省行政检察实践为素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研究现状

1.2.1行政检察的范围

1.2.3行政诉讼检察

1.2.3行政公益诉讼检察

1.2.4具体行政行为检察

1.2.5 小 结

1.3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1.4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研究方法

1.4.2创新之处

2.行政检察的理论基础

2.1检察权的法律属性之争

2.1.1检察权的行政属性

2.1.2检察权的司法属性

2.1.3检察权的法律监督属性

2.1.4小 结

2.2行政检察的理论渊源

2.2.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权力关系理论

2.2.2列宁法律监督理论

2.2.3西方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

3.行政检察范围的争论及界定原则

3.1行政检察范围的争论

3.1.1一般监督说

3.1.2诉讼监督说

3.1.3折中说

3.2行政检察范围的界定原则

3.2.1不得对权力机关进行监督原则

3.2.2以“两益”受侵害为原则

3.2.3以程序性监督为原则

3.2.4以对外部具体行政行为监督为原则

4.我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证考察及实践困境

4.1我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证考察

4.1.1行政诉讼检察:检察权对行政权的间接监督

4.1.2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检察权对行政权法定的直接监督

4.1.3具体行政行为检察:检察权对行政权的全面监督

4.1.4抽象行政行为检察:检察权对行政权监督的扩张

4.2行政检察范围存在的问题

4.2.1行政检察权威面临挑战

4.2.2法律依据单薄

4.2.3行政检察理论研究滞后

5.俄罗斯行政检察范围比较研究

5.1法律执行情况检察监督

5.2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

5.3行政诉讼检察监督

6.我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完善构想

6.1进一步优化行政诉讼检察

6.2完善具体行政行为检察顶层设计

6.3行政非诉执行检察:具体行政行为检察的着力点

6.4行政公诉: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的再拓展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行政检察作为中国检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源于中国检察制度初创时期对前苏联检察中“一般监督”制度的借鉴和发展,其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乃至公民守法“一般监督”到限缩于对行政诉讼裁判结果的监督,再到现在发展势头强劲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经历了从全面监督到偏安一隅,再到缓慢扩张的艰难发展历程。随着行政权的不断扩张,行政权对公民权利的影响日益深入,如何将行政权关进制度的笼子已经成为时代课题。在传统的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和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等多重监督之下,行政权的滥用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一府两院”中“一院”的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能否担当重任,其关键在于行政检察制度的运行状况。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有深远的理论依据,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理论是建立中国检察制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西方权力分立与制衡理论对中国行政检察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行政检察实践从未停止过探索,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行政机关执法行为、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乃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犯罪的监督等都有十分深厚的实践基础。但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中国的行政检察制度发展仍然十分缓慢,理论界对于检察权的法律属性还存在争议,行政检察范围问题作为行政检察的基础性问题还未达成共识。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界定行政检察的范围,明确具体行政行为检察监督的法律依据及范围,优化行政诉讼检察,加强行政非诉执行检察,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基础探索建立行政公诉制度,对发展完善行政检察制度,发展完善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机制,发展完善国家权力结构、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从检察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角度出发,结合A省行政检察实践,用包括导论共六章的内容对中国行政检察的基础理论、行政检察范围的争论及界定原则、中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证考察及完善路径进行了探究。导论部分主要包括文章的研究起点,国内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对行政检察制度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概括介绍,并对中国当下对行政检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第二章行政检察制度的基础理论。首先从行政属性、司法属性和法律监督属性三个方面对检察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提出了将检察权归结为法律监督权的观点。接着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国家权力关系理论、列宁法律监督理论和西方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行政检察的理论渊源,通过对三项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及分析,详细了阐述了行政检察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行政检察范围的争论及界定原则。梳理了理论界对行政检察范围界定的三种学说,并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确立了行政检察范围界定的四大原则。第四章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证考察及实践困境。从行政诉讼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具体行政行为检察和抽象行政行为检察四个方面,结合全国及A省行政检察工作实际,对行政检察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行政检察范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评析。第五章行政检察范围比较研究。在对中国行政检察现状考察之后,结合中国的行政检察特色,文章对俄罗斯行政检察范围进行了比较介绍,并简要分析了俄罗斯行政检察制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第六章行政检察范围的完善构想。该章属对策建议部分,通过结合行政检察工作实际,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行政诉讼检察、完善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以非诉执行检察监督为突破口加强行政执行检察及拓展行政公益诉讼范围、推动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等方面对推动行政检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求为行政检察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  文章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中国行政检察制度理论渊源、实践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最终提出了完善中国行政检察范围的四点建议。行政检察制度探究的是作为国家权力的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监督问题,这对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检察制度、完善中国权力结构、保障公民权力、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以上分析法,提出了几点与当下研究成果不同之处:一是科学客观认识中国检察权的法律监督权属性。从坚持马列主义、坚持“四个自信”、坚持宪法定位出发,立足中国政治体制和检察实际,驳斥了采纳西方检察权属于行政权观点,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和法律监督机关定位不动摇。二是科学界定行政检察的范围。文章结合近年来中国行政检察的有关理论研究制度实践,克服了部分理论学者贪大求全、贪多嚼不烂的问题,确立了界定行政检察范围的四大原则,不建议将抽象行政行为和一般违法行政行为纳入行政检察范围,提出了集中优势力量加强行政执行检察和以行政公益诉讼为基础、探索建立行政公诉制度的观点。三是从实证角度对行政检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通过结合A省行政检察实践,用大量的数据、实践案例和统计表格对行政检察范围的实践运行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证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