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优化研究
【6h】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理论分析

2.1 商业银行风险相关概念界定

2.2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分析

3.1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必要性

3.2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3.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

4.1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

4.2 因子分析法

4.3 案例分析

4.4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不断完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数据库信息

5.2 强化金融风险的外部约束

5.3 综合运用风险管理策略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主要结论

(2)研究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具有复杂化、多样化和隐蔽性的特点,金融风险的触发日益表现为各种风险综合作用的结果,全面风险管理势在必行。风险评价作为基础和前提,是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风险评价能够为监管部门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提供依据,并为银行自身加强风险内控提供参考。论文深入分析了金融脆弱性理论和监管理论,在我国现有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为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提高风险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主要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并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商业银行风险评价基本理论分析。该部分首先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进行界定,并系统阐述了风险的分类、风险特征、风险产生和传导机制;其次介绍了金融脆弱性等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为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分析。本章主要阐述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必要性,并对国内外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利弊。然后,在现有风险评价核心指标的基础上,依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共选取了13项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实证分析。该部分首先对因子分析法中的因子变量、因子旋转、因子得分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介绍;其次,利用SPSS软件,选取五家国有银行和五家股份制银行等十个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主因子分析和截面数据分析。  第五章为商业银行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该部分主要从银行内控、外部监管、风控策略和风控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