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论述外事口译中英汉交传策略——以2013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庄园会晤为例
【6h】

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论述外事口译中英汉交传策略——以2013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庄园会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事口译研究概况

2.2 英汉交替传译的研究

2.3 彼得纽马克的关联翻译理论相关研究

2.3.1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2.3.2 关联翻译方法

2.3.3 关联翻译理论对外事口译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外事英汉交传策略分析

3.1 外事口译中英汉交传的特点及难点

3.2 关联翻译法中语义翻译下的策略分析

3.2.1 顺句操作

3.2.2 语义阐释

3.3 关联翻译法中交际翻译下的策略分析

3.3.1 引经译典

3.3.2.删繁就简

3.3.3 句式重构

3.4 关联翻译法下的策略分析

3.4.1 中国特色词汇译法

3.4.2 文化空白译法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口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纽带运用广泛,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这两种口译常见形式常常被用于外事口译的现场。外事口译因其内容多涉及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具有特殊性、政治性及敏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译员能够准确无误地译出原语内容。近年来随着外事活动的增多,对外事口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外事口译要求译员短时间内在理解原语含义的基础上,精准高效地译出讲话者带有外事交际目的讲话内容。事实上,任何一种口译要实现的目的都是尽量保持语义、交际以及二者结合的关联翻译。这也正符合彼得·纽马克早年提出的关联翻译理论。因此,关联翻译理论可以为外事口译中英汉交替传译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以纽马克的关联翻译理论为基础,先后阐释了外事口译中英汉交替传译的研究现状、关联翻译理论的构架、并结合“2013年习近平与奥巴马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为语料,分析阐释了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外事口译中英汉交替传译的有效策略,旨在研究外事口译中英汉交替传译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通过整理和分析“庄园会晤”现场口译的语料发现:外事口译的特点决定了英汉交传的首要任务是使原语内容最大程度上与目标语相对应,从而达到预期的外事交际目的。在语义上,应做到匹配原语意思来进行顺句操作和相应的语义阐释。在交际上,必要时应采取删繁就简,句式重构等原则。在语义与交际翻译结合的基础上,针对英汉交替传译的特点注重文化空白和特色词汇处理方面,既不是单纯停留在翻译的“二元论范畴”,也不是做一个翻译的“机器式生产”。由于中英双方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结合了以上的处理方法,保障了现场的口译质量,对于笔者本人以及外事口译的译员现场遇到的英汉交传中一些偏难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