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6h】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概述

(一)植物新品种的概念与特征

1、植物新品种的概念

2、植物新品种的特征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性质及法律特征

1.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性质

2、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特征

(三)、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

1、 有利于通过产权界定,激励技术创新

2、有利于平衡权利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合理地配置资源

3、利于促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和合作,履行 TRIPs义务

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比较

三、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

(一)、我国现有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律体系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植物新品种权范围的局限性

2、规定不够细化,可实施性有欠缺

3、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之间不协调

4、植物新品种权交易机制不完善

5、立法层次低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6、申请程序复杂且申请时间长

7、植物新品种申请结构上不均衡且申请成功率较低

8、科研能力有限且引进力度不足

9、国内种子企业受到外国种子企业的渗透控制

四、我国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植物

(一)、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的原则

1、公共利益保留原则

2、利益平衡原则

(二)完善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建议对策

1、制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

2、加大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

3、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4、提高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植物新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策略的振兴,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以积极应对的挑战和机会,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有效的资源保护壁垒,以建立一个国家种子,促进中国的农业科学和技术的自主创新,正式推出199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在随后的几年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司法解释,建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开始发挥作用,为保护农产品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新的,不断发展,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我们发现,目前的保护植物新品种系统仍存在很多缺点,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因此,开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探讨,保护和发展了农业科学和技术在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从各个国家间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合约、法律法规和做法以及保护制度等方面去比较和对照,分析其利弊得失,然后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涉及的各种权利主体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检讨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李冉;

  •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
  • 学科 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立君;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