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6h】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

2 抽动症儿童体质分布情况

3 四种常见单一体质与相关指标的关系

4 抽动症儿童的证型分布规律

5 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

分析与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体质分布情况分析

3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

4 多发性抽动症常见体质类型与相关指标的分析

5 多发性抽动症体质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6 兼夹体质现象分析

7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儿童体质特点调查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附录2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中医证型临床调查表

附录3 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相关因素观察量表

附录4 文献综述: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体质与证型的研究进展

附录5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医理论中体质的相关理论,探讨体质分布特征与儿童抽动症的关系。将抽动症患儿的一般情况、体质分布特点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抽动症患儿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与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为了临床上治疗抽动症时,能将辨体质施治与辨证施治更好的相结合,从体质角度预防及治疗抽动症提供借鉴。  方法:  查阅历年关于体质及证型的文献,以及关于抽动症体质及证型的研究情况,借鉴体质与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将收集所得的228例抽动症儿童纳入分析研究,将抽动症儿童的一般情况、体质及证型情况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抽动症儿童的体质分布情况、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而对中医体质分布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结果:  1.抽动症以6岁~9岁年龄段儿童多见,男性(78.5%)多于女性(21.0%),以混合性抽动(55.7%)及运动性抽动多见(39.5%)。多数抽动症儿童平均体重指数低于正常值;抽动症类型多表现为明显抽动症(31.6%);合并症多伴有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等。  2.单一体质在抽动症儿童体质种类中人数最多,其中,气郁质占24.6%、气虚质占16.2%、阴虚质占14.9%、痰湿质占11.8%,其次为两种体质兼夹,三种体质兼夹最少,大于三种以上的体质兼夹情况未出现。单一体质的患儿无性别差异。单一体质在各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岁以下及9岁以上的患儿以气郁质的构成比最高;6至9岁的患儿以阴虚质的构成比最高;痰湿质的患儿以9岁以后所占的构成比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虚质的构成比逐渐下降,痰湿质的构成比逐渐递增。  3.在抽动类型中,运动性抽动多见于气郁质、阴虚质及气虚质,混合性抽动多见于气郁质、气虚质及痰湿质。两种兼夹体质中,以气郁质兼夹阴虚质、气郁质兼夹痰湿质多见。体质种类在各病程段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意义:病程6年以下的都以单一体质为主,病程大于6年的以两种体质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单一体质的构成比逐渐下降;两种体质的构成比逐渐上升;三种体质的构成比在病程6年后升高明显。  4.中医证型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有统计意义(各年龄段构成比都以脾虚肝亢证为主,且在9岁以后呈现最高峰;脾虚痰聚证的患儿在6-9岁期间呈现高峰;阴虚风动证的患儿在3-6岁期间呈现最高峰;脾虚肺弱证的抽动症儿童3岁以后下降明显;心脾两虚证的患儿9岁以后未再出现)。  5.中医证型在各病程段的分布有统计意义(各病程分段中,都以脾虚肝亢为主,且以病程1年以下最为常见。气郁化火在病程大于1年后较为明显;脾虚痰聚在病程1到3年间多见;阴虚风动以病程大于3年的抽动症儿童多见;脾虚肺弱及心脾两虚都以病程1至3年间多见)。  6.痰湿质在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意义:痰湿质以脾虚肝亢证及脾虚痰聚证多见。  结论:  1.多发性抽动症儿童的体质类型表现为单一体质或复合体质,单一体质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两种体质兼夹,三种体质兼夹最少。单一体质依次以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多见,两种兼夹体质中,以气郁质兼夹阴虚质、气郁质兼夹痰湿质多见。  2.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脾虚肝亢、脾虚痰聚、阴虚风动、气郁化火、脾虚肺弱、心脾两虚。  3.痰湿质抽动症儿童中医证型多表现为脾虚肝亢证及脾虚痰聚证。

著录项

  • 作者

    白东林;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儿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新建;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中医体质,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