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03~2013年贵州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变化分析
【6h】

2003~2013年贵州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变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2.2 卫生服务需要情况

2. 3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3 讨论与建议

3.1卫生服务需要情况

3.2贵州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我国卫生服务研究发展史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2003-2013年贵州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特点,探讨影响卫生服务利用因素,为改善我省城乡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程度,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及为政府制定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利用第三、四、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贵州省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对贵州省不同特征人群近10年的卫生服务利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调查样本情况: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贵州省调查总户数:5769户,共20120人,其中城市1984户,5734人;第四次调查贵州省总户数3894户,共12762人,其中,城市1782户,共5334人;第五次调查贵州省总户数2401户,共7826人,其中城市600户,共1810人。(2)卫生服务需要情况:10年来,贵州省城市居民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2003年为110.9‰,2008年为149.2‰,2013年为124.9‰,呈先升后降趋势(χ2=36.4,P<0.05),农村居民半年内慢性病患病率2003年为75.5‰,2008年为63.8‰,2013年为108.9‰(χ2=98.5,P<0.05),总体呈上升趋势。2013年城乡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P>0.05)。两周患病率城市呈先升后降趋势(χ2=105.2,P<0.05),从2003年102.9‰上升到2008年155.6‰,2013年下降为98.3‰;农村连续下降,2003年为159.6‰,2008年为156.0‰,2013年为75.4‰(χ2=58.8,P<0.05);三次调查,两周患病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下降(χ2=51.3,P<0.05),循环系统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及免疫疾病患病率上升(P<0.05),2013年贵州省城乡居民呼吸系统患病率低于循环系统患病率;高血压(35岁~)及糖尿病(45岁~)等慢性病患病率近10年上升。(3)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门诊服务利用:近10年,贵州省城市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先上升后下降,2003年为72.5‰,2008年为108.2‰,2013年为60.8‰(χ2=61.4,P<0.05);农村近10年两周就诊率连续下降,2003年158.8‰下降到2008年122.2‰,2013年降为66.6‰(χ2=324.1,P<0.05)。在三次卫生服务调查中,农村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的构成比不同(χ2=48.5,P<0.05),主要以村卫生室为主,但近年来有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偏移的趋势;城市地区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的构成比也不同(χ2=55.2,P<0.05),由原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农村居民未就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2、住院服务利用:近10年,城乡住院率大幅度上升,城市由2003年15.0‰上升到2013年70.2‰(χ2=152.6,P<0.017);农村由2003年21.2‰上升到2013年80.8‰(χ2=651.7,P<0.017)。应住院未住院比例城市和农村都有下降,其中城市由2003年28.9%下降到2013年21.1%(χ2=23.1,P<0.05),农村由41.0%下降到23.3%(χ2=44.7,P<0.05),未住院原因“经济困难”已不是现今的主要原因,农村尤为明显。在三次调查中,城乡居民民选择住院医疗机构类型的总体构成比不同(城市χ2=69.8,P<0.05,农村χ2=20.9,P<0.05),均以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为主。3、预防保健服务利用:近10年,5岁以下儿童建卡率,尤其是农村地区(2003年77.1%,2003年98.9%)大幅度上涨(χ2=182.9,P<0.05);“五苗”接种率计划免疫接种率在2013年调查时,除麻疹疫苗外,均达到90%以上;妇女健康检查率城市地区呈下降趋势,由2003年的66.9%,2008年70.7%下降到2013年的35.1%(χ2=176.4,P<0.05),农村地区由2003年的18.6%上升到2013年38.6%,2013年降为23.3%(χ2=195.1, P<0.05),处于较低水平。孕产妇保健利用情况在农村地区有大幅度上升,产前检查率(2003年为61.0%,2013年为93.7%)、住院分娩率(2003年为21.5%,2013年为9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两周患病卫生服务需要量降低,慢性病卫生服务需要量增加,农村地区慢性病人数增长较快。2、两周患病疾病系统别发生改变,从呼吸系统疾病转变为循环系统疾病。3、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4、居民受到慢性病影响,导致门诊服务利用程度下降,城市未就诊率上升。5、随着参加医疗保障制度居民的增多,促进了住院服务利用程度。6、居民就医首诊流向主要集中诊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机构;住院医疗机构流向主要集中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经济不再是阻碍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7、城乡地区儿童预防工作成效较好,保持较高的计划免疫水平的前提下,重点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8、妇女健康检查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孕产保健服务利用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农村地区,需加强居民使用妇女保健卫生服务规范化及卫生服务提供规范化。

著录项

  • 作者

    陈英;

  • 作者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贵州医科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沈超;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卫生服务利用,城乡居民,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