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代名医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规律研究
【6h】

金代名医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正 文

第一部分 中药药性配伍相关理论研究

1药性理论和配伍理论

2 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理论研究

第二部分 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规律研究

1刘河间主要学术思想和成就

2刘河间对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理论概括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分析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 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丰富和发展中医方剂学理论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方法,从刘河间重要的代表作《黄帝素问宣明方论》、《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三消论》中甄选出符合标准的方剂共计255首,用SQL2005数据库对255首方剂的病因病机、证候、功用、用药用量等方面进行数据记录、频数统计和数据分析。  结果:⑴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的药性从高到低分别为热性药、寒性药、平性药,其出现次数和应用比例分别为944次、49%;692次、36%;277次,15%。⑵高频寒热药物统计:前10位高频寒性药物是芍药、黄芩、大黄、黄连、牵牛子、石膏、滑石、薄荷、栀子、泽泻;前10位高频热性药物是人参、当归、白术、川芎、木香、半夏、防风、槟榔、陈皮、炙甘草。⑶高频寒热配伍药组统计:最常使用的寒热配伍药组是芍药配当归、黄芩配人参、芍药配川芎、芍药配白术、芍药配人参、黄芩配白术、大黄配当归、石膏配人参、柴胡配人参、芍药配黄芪,共有10个寒热配伍药组。⑷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的病因统计:发病原因从高到低依次是风、燥火暑、湿、寒、痰瘀等,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8.2%、26.7%、19.6%、15.7%、7.1%。⑸功用统计:功用频数统计从高到低依次是补益气血阴阳、重视调养脾胃、针对风邪治病、清热攻邪、祛湿利水、温中散寒、祛痰祛瘀、解除郁结等。⑹刘河间运用寒热并用配伍方法剂量规律统计:①寒证:当病机病因表现虚寒症候时,寒热药之平均剂量比例约为2:5;当病机病因表现实寒症候时,寒热药之平均剂量比例约为1:3。②热证:当病机病因表现虚热症候时,寒热药之平均剂量比例约为2:1;当病机病因表现实热症候时,寒热药之平均剂量比例约为3:1。③寒热错杂:当病机病因表现寒多热少时,寒热药平均剂量之比约为3:5;当病机病因表现热多寒少时,寒热药平均剂量之比约为3:2;当病机病因表现脏腑虚实夹杂,或者阴阳不调引起寒热往来时,寒热药之剂量比例约为1:1。④阴阳格拒:当病因病机表现厥逆(热厥)时,寒热药之剂量比例约为7:3。⑤寒热不著:当病因病机表现无明显的寒热特征时,常用的习惯用药为寒热药之剂量比例约为1:3。⑥刘河间应用寒热药物配伍时的剂量,根据所分类的寒热错杂、阴阳格拒、寒证、热证、寒热不著等五大证型的不同,寒热药物平均用药比例分别为39%:42%;65%:24%;22%:60%;51%:34%;36%:49%。  结论:⑴刘河间对于风邪引起的病症最常使用寒热药物配伍治疗。⑵刘河间在寒热药物配伍应用的方剂中,最常用的寒性药是芍药、黄芩、大黄、黄连、牵牛子、石膏、滑石、薄荷、栀子、泽泻;最常用的热性药是人参、当归、白术、川芎、木香、半夏、防风、槟榔、陈皮、炙甘草;常用的寒热配伍药组是芍药配当归、黄芩配人参、芍药配川芎、芍药配白术、芍药配人参、黄芩配白术、大黄配当归、石膏配人参、柴胡配人参、芍药配黄芪。⑶在药物的功效选择上,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主要方剂中常涉及的药物功效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生津润燥以及补气、理气、健脾等。⑷在治则治法的选择上,刘河间寒热药物配伍应用其核心思想是辛开苦降,辛凉解表,表里双解。⑸刘河间应用寒热药物配伍时的剂量,根据所分类的寒热错杂、阴阳格拒、寒证、热证、寒热不著等五大证型的不同,寒热药物平均用药比例分别为39%:42%;65%:24%;22%:60%;51%:34%;36%:4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