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媒体报道、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6h】

媒体报道、审计意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文献回顾与综述

2.1 融资约束

2.2 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

2.3 媒体报道与融资约束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委托代理理论

3.2 信号传递理论

3.3 融资约束理论

3.4 小结

4 研究设计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样本与数据选择

4.3 变量设计

4.4 研究模型

5 数据分析与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

5.2 检验结果与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融资约束是当今新型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内源资金与外部融资获取的成本不同和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引起公司融资约束问题的直接根源,而相比内部资本成本,外部资金成本过高和市场供给不足则是其直接原因。注册会计师以独立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进行鉴证,合理保证了被审计单位向市场公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其发表的审计意见就是其对财务报表鉴证结果的表现形式。通过审计意见信息含量本身的可靠性和市场与市场参与者对独立审计师及其发表的审计意见,尤其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信任度缩小了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差距,从而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数据的共享,媒体行业的兴起,市场和市场参与者对媒体报道的关注度逐渐增强。媒体报道的存在就是信息的传播,它快速的、低成本的传播给予了市场和市场参与者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信息。媒体报道以独立于公司所有者、经营者、审计师的“第四监督人”为市场和市场参与者提供者更多的信息,辅助市场参与者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媒体报道根据报道内容分为“负面报道”和“非负面报道”。媒体报道通过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市场的信息环境和市场参与者的思维、心态,甚至可以说是在改变着。面对不同的媒体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媒体信息环境下,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审计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对融资约束、审计意见、媒体报道等相关文献的回顾,在委托代理、信号传递和融资约束等理论基础上,本文以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标准无保留意见能缓解融资约束;媒体报道次数的增加在缓解融资约束的同时,强化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但随着负面媒体报道次数的增加,公司会面临逐渐加剧的融资约束问题,也会弱化标准无保留意见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合理缓解融资约束、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和合理利用媒体信息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这也是笔者未来研究的突破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