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6h】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现状

2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2.1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

2.2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3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3.1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

3.2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3.3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4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4.2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网络环境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5.1 网络环境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5.2 网络环境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6 网络环境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6.1 创新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6.2 加强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6.3 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的管理和监控

6.4 从多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建设

6.5 促进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方位融合

7 后 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网络的日益普及给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民族意识淡化、身心健康受损、道德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这些对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优化网络环境,增强信息认知能力,发展校园文化,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等措施来规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促进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其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陈述;并在相关概念中对有关定义、内容和基本理论做以阐述。然后分别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进而从网络的特点出发,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必要性,同时,就我国政策、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网络的优势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着重从建立“红色网站”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创新网络教育方式方法、使其向开放式、互动引导等方向转变;把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增强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意识;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构建健全的网络体系;加强技术攻关力度,建立技术上的“防火墙”;加强优秀网络平台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建设;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网络与传统教育方式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的相互融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我们做好这方面工作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

著录项

  • 作者

    王建婷;

  •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国;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等教育,民族高校,思想教育,互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