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6h】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理论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开放机理

2.1 模型基本假设

2.2 消费者行为

2.3 生产者行为

2.3.1 最终品生产厂商

2.3.2 中间品生产厂商

2.4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开放机理

2.4.1 无外资流入时内陆产业开放的机理

2.4.2 外部资本的开放机理

2.4.3 有外资流入时的内陆产业开放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3.1 研究回顾

3.2 影响重庆前期FDI流入因素实证

3.2.1 变量选取

3.2.2 数据选取、处理以及计量模型

3.3 综合评价与对比

3.3.1 指标体系构建

3.3.2 对象选取及数据获得

3.3.3 主成分分析及结果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背景

4.1 国际经济背景

4.2 国内经济背景

4.3 区域经济背景

4.4 重庆自身的经济发展形势

4.5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条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前期探索

5.1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现状

5.1.1 要素开放模式与路径

5.1.2 产业开放模式与路径

5.1.3 产品开放模式与路径

5.1.4 区域合作模式与路径

5.1.5 内陆开放模式与沿海开放模式的比较

5.2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前期探索取得的成果

5.3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前期探索中出现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庆进一步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6.1 沿海开放式发展模式的借鉴

6.1.1 新苏南模式

6.1.2 温州模式

6.1.3 东莞模式

6.1.4 泉州模式

6.1.5 沿海模式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6.2 重庆进一步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要素开放模式与路径

6.2.1 资本要素开放模式与路径

6.2.2 劳动力要素的开放模式与路径

6.3 重庆进一步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业开放模式与路径

6.4 重庆进一步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产品开放模式与路径

6.5 重庆进一步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济合作模式与路径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项目

展开▼

摘要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和延伸,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通过产品的国际贸易实现了自身的比较利益。在我国内部,东部地区的产业也开始由东向西实施梯级转移,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将继续推进。这既为内陆地区的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对内陆地区提出了开放的要求,而内陆地区也开始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以适应发展要求。本文从要素开放、产业开放、产品开放以及经济合作四个角度出发研究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重庆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探索过程中采用的开放模式是以产业开放为核心、以要素开放为基础、以产品开放为目的、以经济合作为保障的内陆开放模式。在总体开放模式之下,重庆通过保障内部要素的流动风险并加强对外部要素的吸引力实现了内部供给与外部引入相结合的要素模式;在产业承接和产业引入的同时实施垂直一体化配套实现了链条式的产业开放模式;其产品开放模式是“一头在内,一头在外”式的加工贸易模式,其开放路径是通过引入外向型产业,并实现原材料本地化;经济合作模式则是国际国内并行的模式,其开放路径是在构建国内合作平台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经济合作。借助在探索时期所采用的开放模式,重庆的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总体开放水平上已经领先了西部内陆地区,但是其与沿海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进一步推动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重庆可以优化当前的开放模式,并通过相应的开放路径实现新的开放模式。其资本开放可以采用双向流动的资本开放模式,并通过资本引入与资本输出相结合的开放路径实现;其劳动力开放可以采用“扬长补短”的劳动力要素开放模式,在引入高端人才的同时向外输出普通劳务;其产业开放可以采用节点聚集式的产业开放模式,仅在区域内聚集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且具备高附加值的产业节点;其产品开放模式可以采用国际国内并行的产品开放模式,其开放路径是在国际产品开放的基础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其经济合作则可以采用内外联动的合作模式,通过国际国内合作机制的对接来实现对已有合作资源的利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