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外资企业商业贿赂事件后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多案例研究
【6h】

外资企业商业贿赂事件后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多案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企业内部控制与商业贿赂的理论基础

2.1 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要求

2.2 企业商业贿赂的禁止规定

3 外资企业在华贿赂典型违规事件的回顾与分析

3.1 外资企业在华商业贿赂典型违规事件回顾

3.2 外资企业在华商业贿赂的原因分析

3.3 外资企业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经济后果

4 贿赂事件后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

4.1 外资企业在华经营的内部控制环境变化

4.2 强化对在华经营商业贿赂的风险评估

4.3 完善对商业贿赂的防范控制措施

4.4 重视反贿赂的内外部信息与沟通

4.5 提高反贿赂的内部监督有效性

5 外资企业反贿赂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效果及相关启示

5.1 外资企业反贿赂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效果

5.2 外资企业反贿赂的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相关启示

6 结论与展望

6.1 文章主要结论

6.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市场经济时代。我国政府通过各项优惠政策等方式大力吸引外资企业进入我国进行投资,想以此方式促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入驻加剧了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外资企业必须在华依法合规经营,但是近十几年来,外资企业在华经营被曝光的商业贿赂案件持续增加,这些贿赂事件不仅对企业本身产生负面后果,也对国内企业造成不良的示范作用,危害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恶化投资环境,损害我国民众的根本福利。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跨国企业在华贿赂的问题研究,督促其加强合规性建设,避免我国成为“洋腐败”的温床,以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以影响较大的西门子、雅芳和葛兰素史克这三家公司在华贿赂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曝光前后合规性内部控制的变化,以评估企业反商业贿赂的内部治理效果。其中,医药作为商业贿赂案件的多发行业,选取了近期发生的葛兰素史克案件,可以评估国内外在合规性内部控制的发展方面的变化情况。从变化分析结果来看,西门子和葛兰素史克公司在贿赂案接受惩处之后,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加大投入,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活动和风险评估方面。葛兰素史克公司在2014年构建了新的风险控制框架,并且重新确定了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和责任。西门子公司更是设立了合规官这一职务,2009年出具了第一份合规官督察报告,通过合规项目、建立合规组织、利用合规工具建立了全新的合规体系。在经过一系列改变之后,西门子和葛兰素史克公司慢慢走出低谷。相反,雅芳公司在贿赂案后,在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措施乏力,公司声誉和业绩也大不如前。  本文的研究发现证明了反贿赂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对国内外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多案例比较得到的经验教训对企业如何加强合规性内部控制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陈亮;

  •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利芳;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外资企业,商业贿赂,内部控制,合规工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