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英语写作与《牛津高中英语》中衔接机制使用的对比研究
【6h】

高中生英语写作与《牛津高中英语》中衔接机制使用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s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Cohesion

2.1.1 Definition of Cohesion

2.1.2 Types of Cohesive Devices

2.1.3 Previous Studies on Cohesion

2.2 Studies on Cohesion in Texts and Writing at Home and Abroad

2.2.1 Cohesion and Texts

2.2.2 Cohesive Devices and Writing

2.3 Studies on Advance with English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Method and Analytic Framework

3.2.1 Contrastive Interlanguage Analysis

3.2.2 Error Analysis Approach

3.3 Research Procedure

3.4 Data Collection and Data Analysis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Features of Use of Cohesive Devices in HSSEW and AWE

4.1.1 Cohesive Devices in HSSEW

4.1.2 Cohesive Devices in AWE

4.2 Comparison of Use of Cohesive Devices in HSSEW and AWE

4.2.1 Differences in Frequency

4.2.2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4.3 Problems of Cohesive Devices in HSSEW and Causes

4.3.1 Overuse of Cohesive Devices and Its Causes

4.3.2 Underuse of Cohesive Devices and Its Causes

4.3.3 Misuse of Cohesive Devices and Its Causes

Conclusion

Major Findings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Limitations

Suggestion for Further Study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衔接机制的正确使用直接影响英语的写作质量,而英语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衔接机制在《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以及测试环境下高中生英语作文中的分布和使用,具体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相较于《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中的衔接机制,高中生英语作文衔接机制的使用有何特点?2)相较于《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中的衔接机制,高中生英语作文衔接机制的运用有何主要问题?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  本文分别以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三次阶段性考试的150篇英语作文以及《牛津高中英语》1-5模块共15篇阅读课文为语料,以韩礼德和哈桑(1976)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从功能和距离两方面统计衔接机制在两类语料中的频率,采用错误分析法和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如下:  1.(1)研究显示高中生作文中衔接机制的使用总频率高于教材课文。高中生英语作文使用最多的是词汇衔接,其次为指称和连接,鲜有省略和替代;教材使用最多的是指称,其次是词汇衔接和连接,省略和替代有一定程度的分布和运用。(2)在次类衔接方面,高中生大量使用人称指称,频繁使用重复,体现了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词汇量的储备不足,较多地使用增补和因果连接,时间连接比率很低;而教材更均衡地使用人称指称和指示指称,词汇衔接频率高于高中生作文,较多地使用了同义词、上义词、概括词以避免重复,使用最多的连接依次为增补和转折,时间连接的使用有较好体现。(3)就衔接机制的距离分布而言,高中生作文中直接衔接占比最大,远距离衔接次之,而中介和中介-远距离衔接占比最小,说明较低的语言熟练度使高中生往往通过相邻语句而非连续的多个语句延伸观点;教材课文的词汇衔接、远距离衔接和中介-远距离衔接占比最大。  2.与教材中衔接机制的比较显示:(1)高中学生过多使用重复、人称指称、增补和因果等此类衔接;(2)较少使用同义词、上义词、概括词、转折和时间、省略和替代等此类衔接;(3)误用人称指称、某些转折连接词和因果连接词。  3.母语负迁移是学生“多用”“少用”和“误用”衔接手段的重要原因。其次,导致“多用”现象的原因还有学生词汇量小,教学过程中对规则的极度强化,学生的过度刻意使用以及规避策略的使用;导致“少用”现象的原因还有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匮乏、使用意识淡薄、规避策略、紧张的测试环境及对篇章学习的不够重视而导致;母语负迁移是“误用”产生的主要原因。  《牛津高中英语》课文呈现了丰富的各种类别的衔接机制,其使用恰如其分,灵活生动。师生应充分使用阅读课文的示范作用,强调精读、背诵和模仿。

著录项

  • 作者

    廖白莲;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英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莫再树;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衔接机制,高中生,英语写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