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源研究
【6h】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统文化根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基本概念界定

1.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国际政治

4.文化自信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动态

2.国外研究动态

3.国内外动态研究评析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及研究限度

1.创新之处

2.研究限度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过程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萌芽阶段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阶段

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阶段

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阶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容

1.政治:建立平等对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2.经济:寻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3.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

4.生态:构建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

5.安全: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科学原则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继承传统,古为今用

3.开放包容,面向现代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政治理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

1.毛泽东:“三个世界”思想

2.邓小平:“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3.江泽民:“国际秩序”新理论

4.胡锦涛:“和谐世界”思想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

1.“协和万邦”的政治观

2.“天下公欲”的利益观

3.“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4.“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和衷共济”的安全观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基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传统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

2.传统文化内容的创新性发展

(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2.加快“中国梦”的实现

(三)推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构建

1.促进新型国际秩序的建立

2.推进“一带一路”的实践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践行

(一)弘扬“协和万邦”思想,推动政治互谅

(二)弘扬“天下公欲”思想,推动经济互惠

(三)弘扬“和而不同”思想,推动文化兼收

(四)弘扬“天人合一”思想,推动生态绿色

(五)弘扬“和衷共济”思想,推动安全共享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因而需要面对的国际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发展也积极贡献自身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的成果颇丰,其研究视角也不尽相同。研究内容中绝大多数是对理念的基础性研究,例如:科学内涵、理论渊源、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理论价值等;部分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相比较而言,从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资料与成果较少。本文研究意义在于能够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将传统文化作为理念传播的载体,使其他国家和民族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推进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从而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在写作中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三种研究方法。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统文化根源角度出发,在探析其传统文化根源基础之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研究,将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载体,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使之能够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共包括四部分内容构成。  第一部分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内容。任何一个理论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理念的形成经过了萌芽、形成、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时间节点、历史事件进行划分。理念的构成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安全五个维度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每一维度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探析,起到呼应作用。第二部分主要包括传承原则及内容的介绍,原则共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政治理论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两个维度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政治理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内容体现在共同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析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的角度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哪些维度上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章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内容创造性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以及推动国际政治格局构建三个维度说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表现,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第四部分论述内容是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广泛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中华文化不断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探讨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这一载体,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协和万邦”、“天下公欲”、“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衷共济”等思想的基础之上,推进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的全面发展,使之达到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实现世界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使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过程中相得益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