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以唐钢转债为例
【6h】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以唐钢转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导 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2 可转债及其融资风险基本理论

2.1 可转换债券的含义和特点

2.2 可转债融资理论基础

2.3 可转债融资风险基本内容

3 唐钢转债融资过程介绍

3.1 唐钢转债融资背景

3.2 唐钢转债失败过程

3.3 唐钢转债转股失败的影响

4 唐钢转债融资风险的识别

4.1 利率设计风险

4.2 发行时机风险

4.3 转股价格修正条款风险

4.4 到期赎回风险

5 可转债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5.1 建立可转债融资风险预警体系

5.2 合理设计条款平衡三方利益

5.3 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变化

5.4 “新债还旧债”应对到期赎回风险

6 结 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2018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试点定向可转债并购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的公告,可转换债券再一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丰富多样,而可转换债券集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性质于一身,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可转债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部分上市公司缺乏可转债融资风险意识,对可转债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没有充足的了解。一般地,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更符合“后门融资假说”,主要是间接地进行权益性融资,以实现转股为最终目的。因此存在可转债的发行条款设计雷同,缺乏相关财务指标的预警和监控等问题,导致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活动中存在较高的风险。  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阐述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相关概念和内涵等,为识别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可转债失败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行公司的发行动机、发行条款和暴露出来的融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本文丰富了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时为有意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上市公司提供案例素材。  本文选取了2007年发行的转股失败的唐钢转债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首先,本文对其发行可转债的动机进行探讨,发现其动机的完全实现依靠于可转债的顺利转股,得出了唐钢转债的发行动机与其转股失败、资金回吐的结果相背离的结论。其次,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从短期市场反应来分析唐钢转债转股失败到期赎回这一事件对股东财富造成的影响。然后,本文识别评估唐钢转债的发行公司在可转债发行和存续期间暴露出来的风险点,发现其主要融资风险是利率设计风险、发行时机风险、转股价格修正条款风险和到期赎回风险。最后,本文对可转债融资风险提出应对建议。  本文建议,整体上,上市公司应当建立融资风险预警体系。针对发行时机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应当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变化。针对可转换公司债券条款设计风险,建议上市公司根据公司自身的特点,合理设计条款,平衡三方利益。针对到期赎回风险,建议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较强的债券融资能力,“用新债还旧债”。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唐钢转债的现实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避免理论与实际出现脱节的情况。并且采用反面论证的方法,选取了中国首只到期赎回的可转债进行研究,从“失败”的可转债案例提炼出其面临的主要融资风险,并且提出相应的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往往比“成功”的案例更有说服力。

著录项

  • 作者

    钟佩芸;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静红,杨松柏;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上市公司,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