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6h】

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引言

1.1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论文的研究方法

1.3论文的总体架构

1.4论文的创新点

1.5论文写作中的难点和重点

第二章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和实践与剧团改革研究综述

2.1概念释义

2.1.1文化的概念

2.1.2文化产业的概念

2.2不同艺术表演团体的特点及其对产业化的影响

2.3艺术院团改革的主要政策

2.4戏曲院团改革的几种模式

2.5国外经验借鉴

第三章黄梅戏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3.1专业剧团急剧减少

3.2人才严重缺乏

3.3体制不顺,机制不灵

3.4投入严重不足

3.5市场急剧萎缩

3.6黄梅戏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滞后

第四章黄梅戏产业化滞后的背景分析

4.1地方剧种本身的限制

4.2剧目创作没有与时俱进

4.3多种传媒方式的冲击

4.4戏曲本身特殊性要求的限制

4.5来自其它剧种的冲击

4.6改革带来的迷惘

4.7商演成本制约

4.8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戏曲的边缘化

第五章推进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5.1事业和产业合理分工定位

5.2统筹资源,竞争发展

5.3激活机制、培育主体

5.4多渠道投入,放宽市场准入

5.5积极推动黄梅戏与其它产业的融合

5.6开发与保护并重

第六章安庆市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案例分析

6.1改革前艺术团体的基本情况

6.2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6.3安庆市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主要成效

6.4改革后的反思

第七章结束语

参考资料

展开▼

摘要

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实行产业化运作,是近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安庆市自2005年始,本着放活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精神,在管理体制、分配体制、激励体制上对黄梅戏剧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根据文化部及各级政府出台的艺术院团改革的主要政策和市场经济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采用实证分析、相关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黄梅戏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剖析,认为黄梅戏产业化之路既有一般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规律,又有其自身的内在要求;并在揭示了黄梅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深入分析了黄梅戏产业化滞后的原因后,提出了推进黄梅戏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主要观点是:1、事业与产业合理分工定位;2、统筹资源,竞争发展;3、激活机制,培育主体;4、多渠道投入,放宽市场准入;5、积极推动与相关产业的融合;6、开发与保护并重。 本文基于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后期的理论思考,创新点在于:1、针对近年来对黄梅戏艺术研究很多而对黄梅戏产业化研究极少的现象,把研究重点放在其产业发展上,同时思考黄梅戏产业与艺术的共同发展;2、过去涉及黄梅戏体制改革时谈“省市矛盾”的多,谈“省省矛盾”的少,本文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就“省省矛盾”提出解决建议。3、过去对文化名人名角的经济功能涉及很少,本文借助黄梅戏产业化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对文化圈内的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本文源自实践,同时运用相关理论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其结论对于促进黄梅戏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对其他种类戏曲产业化的发展都会有积极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