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带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6h】

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带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 基底节区脑出血概述

1.2 基底节区脑水肿周围水肿带的研究进展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2.2 病例来源

2.3 研究方法

2.4 影像学资料:

2.5 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方法

2.6 治疗方法:

2.7 个体化治疗

2.8 患者预后评估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一般资料

3.2 水肿指数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

3.2 分析各组间治疗前指标的差异

3.3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水肿指数的差异

3.5 三组之间治疗方式是否存在差异

3.6 三组患者之间预后评分

3.7 保守组不同时间窗出血周围水肿带与血肿的线性分析

4 讨论

4.1 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流行病特点

4.2 水肿指数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4.3 比较三组间水肿指数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关系

4.4 保守组患者的血肿周围水肿带与血肿的关系

4.5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 献 综 述: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带的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带的大小与患者近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不同治疗方案下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与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通过记录不同时间段病人的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带大小及评分来分析其相关性,并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组不同时间窗治疗下的水肿指数与预后评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保守组患者周围水肿带与血肿之间的关系得出其相关性变化,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提高患者的预后评分。  结果:  1.比较三组性别构成有无差异使用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得出χ2=0.565,p=0.754,p>0.05,三组病人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比较三组年龄有无差异进行方差齐性检验(Levene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其结果:F=2.786,p=0.065,p>0.05,我们认为三组病人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分别对各组治疗前血肿量、血肿指数及预后评分进行配对方差t检验得出其结果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  4.通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三组患者的水肿指数与预后评分进行分析,三组患者中水肿指数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我们得出:保守组t=-3.07,p=0.003,p<0.05,认为保守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指数有统计学意义。锥颅组t=-7.92,p=0.000,p<0.05,认为锥颅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指数有统计学意义。开颅组t=-6.89,p=0.000,p<0.05,认为开颅组患者治疗前后水肿指数有统计学意义。  6.通过对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水肿指数与预后评分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认为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水肿指数与预后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7.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三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各组之间预后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8.对保守组患者的周围水肿带与血肿之间的进行描述性相关分析,得出线性方程。  结论:  1.虽然脑水肿及血肿周围水肿带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基底节区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机制确实为临床的治疗及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证据。  2.同等量的基底节区出血,治疗方式相同的基础上,基底节区出血周围水肿带越大,患者的预后越差。  3.手术组患者中锥颅组患者的水肿指数比开颅组患者小,预后优于开颅组。  4.对于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后,患者的水肿带的大小与预后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