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文化内涵为导向的大学校园水景研究
【6h】

以文化内涵为导向的大学校园水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致谢

第一章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大学校园水景构成要素及其文化意义

2.1 大学校园水景空间概述

2.1.1 水体和水景空间

2.1.2 大学校园水景空间

2.2 大学校园水景空间的文化意义

2.2.1 概论文化

2.2.2 景观与文化

2.2.3 水景观的文化含义

2.2.4 校园水景观与文化

2.3 大学校园水景观的文化特征

2.3.1 历史文化特征

2.3.2 地域文化特征

2.3.3 时代文化特征

2.3.4 校园文化特征

2.3.5 理水文化特征

第三章 大学校园水景空间的塑造及其文化内涵的表达

3.1 水景空间塑造方法

3.1.1 水体形态的塑造

3.1.2 水的音响

3.1.3 水中的光影

3.1.4 水的颜色

3.2 水景空间设计原则

3.2.1 系统性

3.2.2 人性化

3.2.3 文化性

3.2.4 科学性

3.3 校园水景的符号学意义

3.3.1 校园水景构成要素是符号

3.3.2 校园水景空间的符号类型

3.4 水景空间文化内涵的表达

3.4.1 校园水景文化内涵的传达模式

3.4.2 校园水景文化内涵的表达方法

第四章 基于文化内涵的大学校园水景空间调查

4.1 实例调研

4.1.1 中国美术学院

4.1.2 苏州大学

4.1.3 合肥工业大学

4.2 大学校园水景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4.2.1 文化景观在校园水景空间中分布不均

4.2.2 校园文化表现不充分

4.2.3 水景空间中文化符号错位

4.2.4 水景空间的文化识别性不高

第五章 评析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校园水景空间

5.1 校园水景空间中历史文化的表达

5.1.1 保留性设计

5.1.2 复原性设计

5.2 地域文化与校园水景空间

5.2.1 自然水景与地域文化的表达

5.2.2 人工水景与地域文化的表达

5.3 校园文化在水景空间中的表达

5.3.1 纪念性景观

5.3.2 象征性表达法

5.3.3 活力空间塑造

5.3.4 强化标志手法

5.4 理水文化在校园水景中的表达

5.4.1 集中式水景

5.4.2 分散式水景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重视校园水景的文化作用

6.1.2 加强景观文化语汇的整体性

6.1.3 多层次与多维度的景观建构

6.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当今多数大学校园中都包含“水”这一独特的设计元素。水景空间不仅要实现景观功能,更重要的是体现其文化价值,才会具有特色不落俗套,尤其是在大学校园这样的文化场所,更应注重文化内涵在景观中的体现,通过物质景观体现校园的文化氛围,使师生行走于校园环境中感受到景观传递来的文化信息。
   论文在深入研究了大学校园水景空间构成要素与其文化意义的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校园水景空间的文化内涵,并且阐述了水景空间构成要素在文化表达中的作用,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校园水景空间设计案例的剖析,探讨校园水景空间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如何将文化符号融入到校园水景空间环境中,让人可以感知与理解,使校园水景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从而使校园人更加认同他们所处的环境空间。本论文指出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校园文化、造型语言、组合方式以及校园人的行为模式等诸多因素共同塑造了校园水景空间的文化内涵。本文对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在皖高校的水景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在网络和实地发放调研问卷,从调查结果中总结出人们对于该校园水景空间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当前校园水景空间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并通过演绎、类比找出校园水景空间的普遍共性和个性特色,找到研究的切入点。最后从优秀的案例中得到经验和启示,并将此总结成在校园水景空间中表达文化内涵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