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胶体金纳米材料的双酚A快速检测新方法建立
【6h】

基于胶体金纳米材料的双酚A快速检测新方法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双酚A

1.1.1 双酚A的安全性

1.1.2 双酚A的仪器检测法

1.2 胶体金

1.2.1 胶体金的制造

1.2.2 胶体金与蛋白质的作用

1.2.3 胶体金的应用

1.3 核酸适配体

1.3.1 核酸适配体的筛选

1.3.2 核酸适配体的修饰

1.3.3 核酸适配体的应用

1.4 快速检测技术

1.4.1 胶体金标试纸条

1.4.2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第二章 双酚A比色检测法

2.1 比色法检测原理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胶体金的制备

2.3.2 比色法盐浓度及核酸浓度的确定

2.3.3 金的粒径的优化

2.3.4 金的浓度的优化

2.3.5 反应时间的优化

2.3.6 反应条件选择

2.3.7 定量分析

2.3.8 特异性

2.3.9 实际样品检测

2.4 结果和讨论

2.4.1 胶体金的制备

2.4.2 盐浓度及核酸浓度的确定

2.4.3 胶体金粒径及浓度的确定

2.4.4 反应时间的确定

2.4.5 比色法实验条件的选择

2.4.6 定量检测

2.4.7 特异性

2.4.8 实际样品检测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竞争法的增敏型免疫层析试纸条

3.1 原理

3.2 主要试剂和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溶液的配制

3.3.2 金纳米粒子与双酚A抗体的耦联

3.3.3 金纳米粒子与BSA抗体的耦联

3.3.4 试纸条的制备

3.3.5 试纸条定量检测方法

3.3.6 基于竞争法的传统免疫层析试纸条反应体系优化

3.3.7 基于竞争法的增敏型免疫层析试纸条反应体系优化

3.3.8 传统型及增强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灵敏度比较及特异性

3.3.9 实际样品检测

3.4 结果讨论

3.4.1 传统型层析试纸条的反应体系优化

3.4.2 增敏型层析试纸条的反应体系优化

3.4.3 传统型与增敏型试纸条灵敏度比较

3.4.4 实际样品检测及特异性

3.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双酚A快速检测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双酚A检测手段依赖大型仪器,难以满足大量、快速的检测需求,大大限制了它们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为了实现双酚A的现场检测,本文分别研发了比色检测法和基于竞争法的增敏型免疫层析试纸条。
  (1)双酚A比色法检测法在胶体金表面上固定双酚A核酸适配体。利用双酚A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和胶体金聚沉前后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变化来实现双酚A的比色检测。在胶体金浓度为40mM,粒径为15nm,双酚A核酸适配体浓度为0.05μM,盐离子浓度为15mM时,可以实现双酚A的快速高灵敏检测。在最优化条件下,双酚A的检测限为0.1ppb,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50ppb,并且检测特异性较高。在用自来水样品作为实际样品时,实际样品中的杂质并不会干扰检测结果。
  (2)基于竞争法的增敏型免疫层析试纸条在传统的基于竞争法层析试纸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增强垫,得到增敏型试纸条,将传统型试纸条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开发了增敏型双酚A检测试纸条,主要优化了金纳米粒子的粒径,识别垫和增强垫上探针的量和上样缓冲液的配方。在识别垫上用40nm胶体金,增强垫上用15nm胶体金,采用M180膜,识别探针/增强探针为1:1时,可在15min内实现双酚A的快速检测,肉眼检测灵敏度为0.1ppb,标准曲线检测线性范围为:0.09-5.3ppb,检测限为0.075ppb,并且检测特异性很高,检测实际样品自来水的结果不受杂质干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