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6h】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问题提出

1.1.2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2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研究意义

1.2.2研究思路

1.2.3研究方法

1.3本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2.1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

2.1.2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

2.1.3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

2.2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周期的贡献

2.2.1 高等教育对短期经济增长的贡献

2.2.2高等教育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

2.3高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2.4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意义

第三章内蒙古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3.1 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3.1.1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概况

3.1.2内蒙古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3.1.3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3.2根据胡焕庸线分析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2.1全国情况分析

3.2.2内蒙情况分析

3.3 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同其它地区的比较

3.3.1 区域经济的差距

3.3.2高等教育的差距

第四章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的构建

4.1 面板数据及其作用

4.1.1面板数据模型

4.1.2面板模型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

4.1.3影响经济增长的高等教育中相关因素的选取

4.2全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面板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2.1 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的建立

4.2.2固定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2.3高等教育四因素对经济变动影响的分析

4.3内蒙古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面板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3.1模型的建立

4.3.2回归结果的分析

第五章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对策

5.1 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小结

5.2 内蒙古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5.2.1 依据后发优势理论,科学的制定内蒙古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5.2.2健全与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舒尔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目前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国的层面上,而缺乏区域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本文搜集了1998年-2006年的全国与内蒙古地区的高校数、招生数、专任教师数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四个方面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计算出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通过对比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全国情况的差距与不足,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和胡焕庸的地域资源理论进一步提出内蒙古高等教育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从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看,选取的四个因素解释能力很强,能够充分解释高等教育相关因素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从全国情况上看,高校数量、高等教育经费和招生数量对GDP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三者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教师数量对GDP的影响系数为负,说明其对经济增长不具有促进作用。而内蒙古的情况与全国有所不同,高等教育经费和教师数量对GDP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这二者对经济增长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而高校数量和招生数量对GDP的影响系数为负,说明二者对经济增长不具有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是落后与全国水平的。本文根据面板回归的结果与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内蒙古高等教育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增长的方法与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