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优化策略研究
【6h】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优化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引发“乡村病”

1.1.2 乡村振兴聚焦“人地协调”

1.1.3 乡村振兴健全“分区分类”

1.1.4 贫困山区亟需“优化整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尺度与内容

1.3.1 研究尺度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1 数据来源

1.5.2 数据处理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居民点

2.1.2 农村居民点地域系统

2.1.3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2.1.4 乡村振兴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3 乡村重构理念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进展

2.4 小结

第三章山阳县农村居民点现状解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地理区位

3.1.3 自然条件

3.1.4 土地利用现状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2 山阳县农村居民点基本特征

3.2.1 空间分布特征

3.2.2 人口规模特征

3.2.3 社会经济特征

3.2.4 生态区位特征

3.3 山阳县农村居民点现状综合研判

3.3.1 布局分散、集聚度低

3.3.2 建设滞后、设施匮乏

3.3.3 缺乏定位、无序发展

3.3.4 生态脆弱、灾害频发

第四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与分区

4.1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选取依据

4.1.3 指标体系确定

4.2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及结果

4.2.1 PSO-BP 神经网络评价法

4.2.2 评价结果

4.3 整理分区及结果

4.3.1 层次聚类法

4.3.2 分区结果与修正

第五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内容及分区优化路径

5.1 整理目标

5.2 整理原则

(1)城乡统筹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3)生态优先原则

(4)多规合一原则

(5)减量提质原则

5.3 重点内容

5.3.1 整理建设用地

5.3.2 促进产业发展

5.3.3 筑牢生态本底

5.3.4 传承文化特色

5.3.5 弹性规划动态调控

5.4 分区优化路径

5.4.1 城镇发展区——城镇引领型

5.4.2 优先整理区——完善优化型

5.4.3 重点整理区——破解提升型

5.4.4 适度整理区——浅山整治型

5.4.5 控制调整区——山区涵养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孔敏婕;

  •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同昇;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