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PINP、β-CTX、25(OH)D与BMD的相关性研究
【6h】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PINP、β-CTX、25(OH)D与BMD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资料的收集

1.3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1.4病例分组

1.5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一般结果

2.2统计学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研究进展

缩 略 语 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 人 简 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血清PINP、β-CTX、25(OH)D水平及BMD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关系;探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不同年龄间血清PINP、β-CTX、25(OH)D水平及BMD的差异。  方法:收集我院脊柱外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年龄≥60岁)女性患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其腰椎椎体(L1-4)及股骨颈骨密度,选取骨密度T值≤-2.5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INP、β-CTX及25(OH)D水平。根据有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将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椎体骨折组和椎体无骨折组。比较两组间患者血清PINP、β-CTX、25(OH)D水平及BMD的差异;两组患者均按年龄分段(60-69岁、70-79岁和80-89岁),比较各年龄段患者血清PINP、β-CTX、25(OH)D水平及BMD的差异;比较患者血清PINP、β-CTX、25(OH)D与BMD的相关性。  结果:椎体骨折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明显高于椎体无骨折组,(P<0.05)。椎体骨折组血清25(OH)D水平及BMD均明显低于椎体无骨折组,(P<0.05)。椎体骨折组各年龄段患者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无骨折组60-69岁年龄段患者的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低于其他两个年龄段,(P<0.05),而70-79岁与80-89岁两个年龄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年龄段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和BMD均随年龄递增而降低,(P<0.05)。患者血清PINP和β-CTX水平与BMD之间呈负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BMD之间呈正相关,(P<0.05)。  结论:血清PINP、β-CTX、25(OH)D可用来预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血清25(OH)D和BMD随年龄递增而呈现降低趋势;PINP和β-CTX水平与BMD与骨密度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反应患者骨代谢变化,可用来综合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同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