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研究
【6h】

我国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 言

第1 章 我国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的基本理论

1.1 平等就业权的相关概念

1.1.1 平等及平等权

1.1.2 就业及就业权

1.1.3 平等就业权

1.2 平等就业权的属性

1.2.1 平等就业权具有人权属性

1.2.2 平等就业权具有基本权利属性

1.2.3 平等就业权具有社会权利属性

1.3 平等就业权的构成

1.3.1平等就业权的主体

1.3.2平等就业权的客体

1.3.3平等就业权的内容

1.4 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

1.4.1 平等就业权保障的主要途径

1.4.2 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的特征

第2 章 我国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平等就业权的立法现状

2.2 我国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现状

2.2.1 原被告情况

2.2.2 侵权行为表现

2.2.3 法律责任形式

2.2.4 司法机关审判的能动性

2.3 我国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存在的问题

2.3.1 立法供给不足

2.3.2 司法保障机制不健全

2.3.3 法律责任体系不全面

2.3.4 相衔接的救济途径存在缺陷

第3 章 域外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

3.1 美国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

3.1.1 侵权主体与侵权行为

3.1.2 诉讼机制与机构设置

3.2 英国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

3.2.1 直接歧视与间接歧视

3.2.2 抗辩理由与举证责任

3.3 德国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

3.3.1 平等就业权的立法体系

3.3.2 协助诉讼与法律责任原则

3.4 域外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第4 章 我国平等就业权司法保障的完善

4.1 完善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体系

4.1.1 健全现有的法律规定

4.1.2 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

4.2 健全平等就业权的司法保障机制

4.2.1 完善诉讼机制

4.2.2 完善国家赔偿机制

4.3 构建全面的平等就业权法律责任体系

4.3.1 丰富责任形式

4.3.2 优化赔偿的认定标准

4.3.3 明确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

4.4 强化平等就业权立法与司法的互动

4.4.1 加强司法审判的能动性

4.4.2 将司法裁判规则在立法中明确

4.5 优化相衔接的救济途径

4.5.1 建立专门机构保障机制

4.5.2 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管

结 语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乃玉;

  •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

  • 授予单位 南昌大学;
  • 学科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宁立成;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F12F06;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