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非代偿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6h】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非代偿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

1.一般资料

2.纳入标准

3.排除标准

4.剔除标准

二、临床研究方法

(一)测试方法

1.耳内镜检查

2.纯音测听

3.耳鸣伴听觉耐受下降者行晌度不适阈检测

4.声导抗检测

5.耳鸣心理声学检测

6.单侧耳鸣者行听觉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

(二)测试环境

(三)治疗方法

(四)盲法研究

(五)耳鸣严重程度综合评估

1.耳鸣障碍量表

2.焦摅自评量表

3.视觉模拟响度标尺

(六)不良事件的记录

(七)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结果

(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耳鸣障碍量表THI评估结果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结果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响度标尺VAS评估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一)耳鸣的发病机制

(二)超低频经颅磁剌激对非代偿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三)耳鸣的疗效评估方式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经颅磁刺激治疗耳鸣的临床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随机设置治疗组和安慰剂控制组,对照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非代偿性耳鸣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非代偿性耳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采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两周(14天)的真刺激和假刺激。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第二周、第六周、第十二周四个时间点使用耳鸣障碍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视觉模拟响度标尺(0-100)对患者予以综合评估。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第二周、第六周、第十二周随访,治疗组耳鸣障碍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视觉模拟响度标尺的评分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减低,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比较,各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估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第十二周,治疗组中25例患者的耳鸣障碍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幅≥20分,有效率为62.50%;对照组仅3例患者降幅≥20分,有效率为7.89%,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可以有效改善非代偿性耳鸣患者的继发症状,使其适应耳鸣,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治疗安全,可推广使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