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瓶颈路段出行行为分析及拥堵收费策略研究
【6h】

多瓶颈路段出行行为分析及拥堵收费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单一瓶颈路段拥堵收费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瓶颈路段的定义

2.1.2 拥堵收费概念

2.2 经典单一瓶颈模型

2.3 基于单一瓶颈模型的拥堵收费策略

2.3.1 时变收费策略

2.3.2 经典单步收费策略

2.3.3 策略性等待单步收费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瓶颈路段出行行为研究

3.1 Y型瓶颈模型简介

3.2 不收费情形下的均衡

3.2.1 GW汇合规则

3.2.2 FR汇合规则

3.3 动态时变收费方案

3.3.1 GW汇合规则

3.3.2 FR汇合规则

3.4 策略性等待单步收费方案

3.4.1 GW汇合规则

3.4.2 FR汇合规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值算例与灵敏度分析

4.1 不收费下均衡解

4.2 时变收费均衡解

4.3 策略性等待单步收费均衡解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早高峰路段通勤出行行为分析实验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场景介绍

5.1.3 实验流程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和居民出行需求量也相应增长,道路交通需求远远超过供给能力,拥堵成为必然结果。其中,特定时段大量通勤个体的集聚出行使得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在缓解交通拥堵的众多方法中,拥堵收费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对其发挥着积极作用;而解释和预测通勤者的出行行为则是制定该策略的基础工作之一。在研究通勤出行行为的过程中,瓶颈模型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刻画了高峰期出行行为,其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城市通勤出行规律。但已有文献多讨论单一瓶颈模型及其扩展,对多瓶颈路段交通网络缺乏拥堵收费方面的研究。此外,相对于丰富和成熟的理论研究,有关现实生活中早高峰出行行为的实证研究显得较为不足。
  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拥堵产生的原因及影响,阐述了道路拥堵收费的概念,简要整理和叙述了经典的单一瓶颈模型及相关拥堵收费策略。其次,立足于多瓶颈路段视角,针对Y型交通路网构建了时变收费及策略性等待单步收费模型。基于出行者的出发时间选择遵循用户均衡准则的假设,理论推导出了不同汇合规则下用户均衡的流入率和个人出行成本。依据出行者的出发时间选择规律,进一步推导出了单步收费条件下的最优道路拥堵收费时段和费率。研究发现:时变收费方案能够完全消除各瓶颈处的排队拥堵,但却使得通勤者的个人出行成本不小于同等条件不收费情形下的结果;而策略性等待单步收费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交通网络的系统总阻抗,但也可能会增加出行者的个人出行成本。此外,还发现单步收费的有效性不但与汇合规则有关,还取决于上下游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的相对大小。验证了Y型交通路网上存在Braess诡异现象,即扩大上游路段的瓶颈通行能力可能会引起系统总出行成本的增加。
  再次,本文采取网络实验的方式构建瓶颈模型出行环境,分析拥堵收费等显著变量对通勤者出行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没有收敛到任何理论的均衡状态;与理论模型解析解相比,参与者的平均出行时间和出行成本均略高于理论值。此外,单步收费使得参与者的出行时间整体推后;但排队等待时间和系统总出行成本较无收费组均有所降低。就参与者出行行为而言,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改变了最少一半实验次数的出发时间;该选择行为调整的动机可能源于:在前一轮公开信息的影响下,每个参与者期望降低每轮出行成本而提高个人最终收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