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LFG理论下的被字句句法研究
【6h】

LFG理论下的被字句句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本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

1.4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1.6 基本思路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对被字句的研究与不足

2.2 本文的思路

第三章 词汇功能语法理论

3.1概述

3.2 成分结构(constituent Structure)

3.3功能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

3.4 从c-结构到f-结构

3.5 合格条件

3.6 限制等式

第四章 被字句的句法

4.1 被字句的定义

4.2 被字句的语义特征

4.3 “被”字的意义

4.4 以往学者对被字句的分类

4.5 被字句并非由与其对应的主动句转换而来

4.6 被字句表达的是一种结果状态

4.7 “被”的词性

4.8 “被”字后的成分是短语而非小句

4.9 保留宾语问题

4.10 被字句的句法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被字句。被字句是当今语言学界热议的话题,对被字句的句法研究更是众说纷纭。被字句句法研究的分歧首先表现在“被”字的词性上,有的学者将其认定为介词,有的将其认定为动词,有的认为它是助词。以往被字句的句法研究多以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认为被字句的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由相应的主动句经宾语提升、硬移位等过程转换而来。然而这无法使长短被字句、保留宾语句得到统一的解释。  笔者从定态的角度出发,运用词汇功能语法对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句法结构进行研究。笔者主要讨论了被字句是否由主动句转换而来、“被”字的语义、“被”字的词性、“被”后名词短语是否为其后动词的主语以及“被”后成分是小句还是短语等问题。笔者否定了被字句由主动句转换而来的观点,将“被”字认定为轻动词,将“被”后名词短语处理为附加语,取消了长短被动句之分,解决了被字句保留宾语的问题。笔者认为汉语长被字句和短被字句都是简单句,表达的是一种结果状态,句子的主要动词是“被”,“被”与其后的成分构成复杂谓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